民生在勤,勤则不匮。12月13日,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两大核心项目——污水处理厂及热电联产厂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市首个全产业链承接转移项目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喜讯传来,全市上下倍感振奋与鼓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引进与落地开工,历时近两年,其间,衡阳、常宁市县两级经过了长期不懈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是市委班子率领全市人民以“一勤天下无难事”的作风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励精图治的生动写照。
“一勤天下无难事”是市委书记郑建新对全市领导干部常常说起的一句话。这句话既是一种共勉,道出头雁与雁群相互激励的砥砺之声;也是一种宣誓,表明了我们勇往直前、攻阵必克、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
“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勤思考”。我们要更加解放思想,善用“拿来主义”,积极借鉴先进城市在社会治理、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结合衡阳实际,推动全市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前进;要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等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难点问题、推动创新创造关键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入思考、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出更多有价值、有分量的“衡阳经验”;衡阳市已成功跻身大城市行列,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看事情必须具备大城市的思维,要站得高、看得远,以更高的站位和标准去谋划、开展工作。
“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勤作为”。“勤作为”关键是要有执行力。市委书记郑建新反复强调,衡阳要锻造一支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中最有执行力的干部队伍,通过强有力的执行力推动衡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换道超车”。当前,在振兴实体经济“3311”工程计划和工业原地倍增计划的引领下,八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已在全市范围内悉数落地。接下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最强执行力狠抓实体经济发展,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推动各个具体项目早签约、早投产、早见效。
“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勤为企业排忧解难”。衡阳要争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领头雁’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尤为重要。去年,我市“营造良好环境,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行动自觉,用心保障、用情支持,全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母亲式”服务,把“领导重视”落实到主动服务上,把“领导关心”落实到让企业省心上,不折不扣执行各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认真破解政策落地的“中梗阻”以及“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主动化解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衡阳正处在“换道超车”、加速腾飞的关键期,全市上下要将“一勤天下无难事”的作风当作开展工作的必备技能,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抓好“双创”等各项具体工作,用领导干部的“勤奋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加速将我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