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教师陆元福
~~~——记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教师陆元福
~~~——记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教师陆元福
~~~——记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教师陆元福
~~~——记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教师陆元福
2019年08月22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人的光芒虽弱, 却能擦亮一片希望”
——记衡南县蒸市初级中学教师陆元福
  ■本报记者  向吟吟

  “个人的光芒虽弱,却能擦亮一片希望。”自1997年入职衡南县近尾洲镇蒸市初级中学以来,陆元福22年如一日,扎根农村,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承载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家庭的希望,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他先后被评为镇“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和“衡阳市优秀班主任”。

  言传身教 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一直以来,陆元福注重言传身教,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陆元福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重为人师表。

  他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自己首先做到;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每天清晨的晨练,他总是第一个到操场,全程陪学生一起跑完……由于长期在一线执教,陆元福患有严重的哮喘、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尽管经常身体不适,可他像一颗不倒的青松,始终陪伴在学生身边。二十几年来,陆元福从未因身体原因离开过自己的战斗岗位。正是他榜样的力量感召着学生,激励着学生,他的学生们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所带的班级曾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体”。

  以爱育人

  用尊重和信任传递师生温情

  蒸市初级中学地处农村地区,学生的家庭状况参差不齐,很多孩子是留守少年或是来自单亲家庭,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面对这些孩子,他意识到,教授其文化知识是一方面,让他们感觉到“爱”可能会对他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为此,陆元福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终身追求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在他眼里,无论成绩好差,一个都不能放弃。心理压力大的,他给减压;成绩下滑的,他为其树立信心。他用关爱、用尊重、用信任传递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温情。

  学生谢易妍因父母离异,性格孤僻,不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成绩非常差(小升初语数两科总分不足100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断地鼓励、引导她敞开心扉,融入集体。有一次,陆元福放学后无意之中发现该生独自一人坐在操场的草坪上低声吟唱,于是他找来了班长及文娱委员,策划了一个生日Party。在晚会上,谢易妍开始怯生生的,但在同学们热烈掌声的鼓励下,她开始尽情地歌唱,那一晚上,她赢得了许多的掌声。此后,在陆元福的开导和帮助下,谢易妍慢慢打开了紧闭的心门,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衡南县二中。

  业精于勤

  高效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22年的从教生涯,陆元福当了22年的班主任,并兼任初中语文教师。在他看来,过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教学能力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新技术新手段新思维新方式在现代教学运用中层出不穷,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他必须不断学习,反复实践。

  从理论培训到实践操作,从校本培训到省培国培,从PPT制作到白板技术运用,从市内教学讲座到远程教育,他的课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并把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直观高效、侧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高效课堂逐渐形成。他在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知识,讲解学习的方法,更多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以及更好的创造力,深受学生的欢迎。多年来,他所带班级优秀率、及格率、人平分在全镇遥遥领先,今年中考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更是超镇平4.8个百分点。参加全镇全县各种教学示范课、教学比武课,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2019年还获得了“一师一优课”一等奖。

  在教学之余,他积极总结教学规律和教学经验,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如《课改情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全面“提质” 实现华丽“蜕变”
“个人的光芒虽弱, 却能擦亮一片希望”
以一流党建引领“工匠教育”
如何应对“分离焦虑症”?
追寻三线足迹 弘扬三线精神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个人的光芒虽弱, 却能擦亮一片希望” 2019-08-22 2 2019年08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