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伍楚凤:以教为乐 爱生如子
  ■本报记者  周瑞华

  伍楚凤是衡南县车江镇铁市小学的老师,三尺讲台,她一站就是34年。数十年坚守,只因她一直深爱着乡村学子。“以教为乐,爱生如子”,这是同事和家长们对她的评价。

  爱生如子  用心呵护

  伍楚凤特别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多鼓励、善引导、少批评、不挖苦”的方法,帮他们树立信心、快乐学习。

  学生唐成(化名)不爱学习,成绩落后,伍楚凤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起初他不情愿,伍楚凤便鼓励他,当着同学的面表扬。他成绩有了起色,伍楚凤又趁热打铁,多给他回答问题的机会,提高了他学习的兴趣。爱学习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陪伴他走上初中高中,后来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这样的事例很多,伍楚凤也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她说,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爱的艺术。爱的教育就要像绵绵的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田。多年来,她像妈妈一样关心学生:从安全到饮食,从学习到身心健康,从个人到家庭。

  坚守讲台  热心奉献

  在伍楚凤看来,没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为了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多年来,她坚持学习教学业务,不断研究教材、教法。她不仅参加计算机培训,50岁了还报考大专班。

  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远在厦门的丈夫得了重病。伍楚凤立即飞过去陪他做手术。几天后丈夫的病情稳定了,她又赶回课堂。从此,工作日教书育人,到周末便飞厦门,照顾生病的丈夫。同事劝她请假,伍楚凤心动了。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尽管身心俱疲,她还是坚持上班,每周不停地来回奔波。

  听说铁市小学师资不足,伍楚凤又主动请缨,调到这所交通不便、设施落后的乡村小学。并非她不知道乡下艰苦,而是她知道,乡村的孩子更需要知识的浇灌。有人说她傻,但伍楚凤只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就像山上的杏花,默默绽放,温暖着乡村的孩子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响起“雁城古韵”
衡阳县:大林乔河重现波光粼粼
伍楚凤:以教为乐 爱生如子
2
畅通乡村旅游“生命线”
回眸光辉历程 传承红色基因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伍楚凤:以教为乐 爱生如子 2019-05-20 2 2019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