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应注重体验和养成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目前,我国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与成效。但是由于众多历史与现实原因,我国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走向深入。如何针对这个症结找到解决的良方,需要正视和解决如下几大发展性难题。

  正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症结。长期以来,在幼儿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就是截然分离和分开的两个部分。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等的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教育完全沦为一种认知增长。这种认识割裂了文化本身的内在逻辑,无论对于幼儿感知与理解,还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旨归都相去甚远。

  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症结。从上世纪末以来,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幼儿园实践领域均获得了普遍认同。但是却并没有获得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在很多家长眼中,幼儿学习外语、乐器、画画等比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重要得多。如果家长不能充分地理解和认可,家庭和幼儿园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育氛围,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获得应有成效和意义。

  正视商业化模式和教育性保障之间的症结。上世纪末“国学热”的兴起主要是商业机构的推动。目前这一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并没有根本性改观。价格合理、科学、系统的幼儿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活动体系并未形成。当前,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需的读物、动画、漫画的购置,参加培训,活动组织等基本上都需要商业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供给。这种状况会导致商业机构或者市场供给的产品质量决定了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性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

  正视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园已有活动与课程体系之间的症结。长期以来,很多幼儿园都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园本课程或者一种特色活动开展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和已有的幼儿园活动与课程体系到底应该如何统一一直是摆在幼儿园面前的一个难题,当前还没有幼儿园将两者很好融合的普遍模式和一般性实施方案,这限制着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开展和深化。

  抓住长期以来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各种症结的根源,各方共同努力,形成推进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是推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之策。

  开展幼儿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体验和养成,着力推进和已有的课程体系的融合。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幼儿掌握传统知识,也不在于幼儿生活方式和技能等的学习,而是通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感知、体验体会等,进而能够增进理解,深化认同。因此,将传统的游戏、故事、儿歌、礼仪、习俗、观念等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已有的课程进行整合是当前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工作。

  (据《中国教育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湘南起义的“耒阳力量”
《楚辞讲座》
李芾:率兵抗元 以死报国
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应注重体验和养成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幼儿传统文化教育
应注重体验和养成
2018-05-17 2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