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航“航天员”出“月宫”
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随着4位志愿者15日走出“月宫一号”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成功结束,再次刷新了人类密闭生存的世界纪录,实验对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大意义。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北航教授刘红说,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共历时370天,是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且保持了人员身心健康。

  实验志愿者共有8人,全部为北航学生,他们分为2组,交替入舱,第一班60天,第二班200天,第三班110天,其中第二班时长已打破此前由俄罗斯创造的同类系统中驻留180天的世界纪录。此次出舱时间比原计划延迟了5天,延迟出舱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且舱内志愿者事先不知情,主要为研究突发状况下他们的心理状态。

  据刘红介绍,“月宫一号”所使用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是保障人类在月球等地外星球长期生存所需关键技术。其团队经过十年努力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三个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并于2014年5月成功完成持续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表示,实验成功对于人类实现在地外长期生存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月宫一号”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等将为在月球及其他星球长期驻留和飞船星际飞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此外,还可探索该项成果在地球特定地区的推广应用,如缺水地区、高原缺氧和交通极不便地区及提高现有透明温室大棚单位容积产量等。

  刘红说,下一步将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研制空间站、月球/火星探测器搭载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装置,争取搭载机会,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进一步为该技术应用于太空奠定技术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时事
习近平会见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
道通天下 众行致远
年内完成涉产权保护的规章文件清理
北航“航天员”出“月宫”
袁玉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清算公告
上接第一版
引领新时代
临时检修停电预告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北航“航天员”出“月宫” 2018-05-16 2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