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病夫去打工 自强不息摘穷帽
■本报记者 谭晓波
5月10日6点30分,107国道衡阳市路段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的传达室里,肖启爱将丈夫王运成的手搭在自己的肩上,然后半蹲下腰,咬紧牙关抱起丈夫,将其放置于椅子上进行康复训练。随后,她走出传达室,打开铁门,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
今年49岁的肖启爱是石鼓区角山乡旭东村村民,说起家庭的坎坷,坚强的肖启爱也忍不住红了眼眶。2011年,王运成在工地施工过程中不慎从房屋三楼摔下受伤,造成颈椎骨节脱位,颈髓挫伤并截瘫,经鉴定为一级伤残。高额的治疗费,更是让原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负债累累。
“那时觉得天都要塌了,这上有老下有小,以后日子还怎么过啊?”伤心过度的肖启爱也住进了医院,“最难的时候,想过直接从医院楼上跳下去。”
但看着瘫痪在床的丈夫,年迈的公婆,年幼的儿女,肖启爱又于心不忍。她重新振作起来,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只要肯吃苦,没有过不去的坎!”
丈夫脖子以下部位全部瘫痪,每隔两个小时要翻一次身,吃饭、穿衣等都不能离人,肖启爱就毅然决定背着丈夫去打工。
因为常年背着丈夫,肖启爱颈椎严重变形,腰也落下了疾病,但是她始终咬牙坚持着……2016年底,在政府帮助与自己的勤奋努力下,肖启爱终于成功脱贫。
“日子越过越甜,这还得感谢政府的扶持,感谢结对帮扶责任人龚书记。”肖启爱感激地说。按照扶贫政策,贫困户脱贫三年内不脱政策。2017年,王运成被列为石鼓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龚建民的结对帮扶对象。
“龚书记对我们家特别关心,经常来看我们,帮我们及时解决了很多难题。”肖启爱说,在龚建民的帮助下,石鼓区政府为她家提供了司法救济款与政府救济金,大大缓解了生活压力。
据了解,自2017年4月,石鼓区纪委驻旭东村帮扶以来,坚持四轮驱动,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慈善帮扶、救助救济方面精准施策,扶贫攻坚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共结对帮扶33户,对残疾人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为他们提供部分就业岗位,所扶持的残疾人年平均增加收入2.1万元,辐射带动50余名残疾人发展养殖业,在助学、救助等方面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