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吴 帅
■编者按:
近年来,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创建。新建矿山均以绿色矿山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生产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提质改造,全市矿山矿容矿貌、生态环境、矿地和谐等方面得到提升和改善,有力助推了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如今,全市完成绿色矿山建设66家,其中部、省公示、公告入库60家,建成数量位于全省第二。今日,本刊“走进衡阳绿色矿山”系列报道带大家走进“远景钨业”,让大家了解远景钨业如何“点石成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在衡州大地上,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动能正加速释放,为城市带来无限生机。彼时,距衡阳市中心50多公里的衡南县花桥镇川口片区,泓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门前,一辆辆大货车排起长队,等着将由远景钨业的尾砂所生产的水泥基砌块等建筑材料外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远景钨业,目之所及,并非传统矿区那样满山堆着废渣,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绿意,环绕四周的是层层叠叠的青山。青翠欲滴的深绿浅绿,诠释着这不是一座传统的矿山。远景钨业以生态保护优先为核心的绿色矿山建设,如四两拨千斤一样,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
而这一切,源于2016年远景钨业尾砂综合利用——干排系统项目的正式立项,经过多年的反复技改,远景钨业的尾矿固废也终于拿到了新的“身份”,由一堆堆毫无价值的“矿渣”摇身一变,成为一块块货真价实的“金砖”。
绿色是最大的生产力。建设绿色矿山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矿山企业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有序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的尾砂干排项目,已配套建设了尾砂综合利用产品生产线四条,产品涉及水泥基砌块、干混砂浆、新型保温墙材等,目前,月产量最高达到2.98万吨。”远景钨业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笔者,“如果我们不建设绿色矿山,还按照以前的办矿水平,那么矿山未来的发展更将无从说起。”
从绿色矿山建设中取得成效的远景钨业,为实现尾砂资源的充分利用,去年3月,总投资2163.6万元的尾砂充填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将通过加工后的尾砂充填料浆注入井下采空区,不仅能有效控制地压,提高回采作业安全性,更能提高资源回采率,降低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据介绍,项目尾砂充填系统主要由浓密机、水泥仓、搅拌桶、柱塞泵、自动控制系统和井下管网组成,设计充填能力20万方/年。充填站正常生产期操作人员仅3人,通过一键操作,即可对全系统进行控制与调度。
远景钨业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绿色发展的魅力。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对白钨矿区采选生产工艺的大规模技改,形成了年处理矿石量75.9万吨的生产能力。井下生产实现了大型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选厂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逐年优化、改造生产工艺,选矿回收率约达74%,比过去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如今年产钨精矿2400吨以上,并于2020年1月被自然资源部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以“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确定了“绿色、安全、创新、高效、幸福的‘小而美’示范性钨矿山”的建设目标,为远景钨业的发展构绘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将“绿色矿山”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