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月4日,一则“男子想免费升舱大闹致航班取消300人改签”的消息冲上热搜。网传视频显示,该男子只给自己和孩子买了头等舱机票,却以照顾小孩为由,要求机组人员给经济舱的保姆进行升舱,因此与机组人员发生冲突。受此影响,该航班延误两小时后被取消,近300名同机乘客被迫改签。
点评:在飞机上闹事,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类似案例不是第一起了。据报道,自2023年以来,已经发生过多起类似的“机闹”事件。一些人之所以有恃无恐、无理取闹,除了法律意识淡薄外,更重要的是,闹事的成本太低了。笔者认为,相关部门要真正做到从严从快从重处置,碰到耍赖者要高效果断带走;对一些屡“闹”不止、屡劝不听的人员,航空公司要果断“拉黑”……只有违法成本上去了,那些闹事者才不敢胡乱撒泼。
2. 近日,广州一名六旬老伯反映,百信广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非礼,“我是耕田的,哪里懂这个”。商场市场部工作人员表示:当时设计的男厕标识是裤装加领结,女厕是裙装,会出现辨识不清的情况。他们会联系当事人道歉和解释。后续也会进行相应的优化整改,将标识做得更加清晰。
点评:对于厕所性别标识过于晦涩的讨论早已有之。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就曾分享过自己见到的性别标识:一边是一个向上的三角形,一边是一个向下的三角形。网友们讨论了大半天也没搞明白哪边是男、哪边是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将“门外汉”们拒之门外的现象,还是因为部分商家和设计者们过度追求所谓的“简洁”“洋气”,而忽视了性别标识本身的实用性和通俗性。总之,性别标识还是应当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为核心,如果由于设计得过于“抽象”“洋气”,而把“门外汉”们拒之“门”外,那就是万万不该了。
3. 近日,微博话题“考研时没有生活 考研后不会生活”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刚结束考研的学生表示深有同感,自己确实是这样的状态:考研的时候每天忙着备考,整个人都是处于一种绷紧的状态,丝毫不敢松懈下来。而考完研后一下子如释重负,像是高速上的野马,一下子停了下来反而不知所措、倍感迷茫。
点评:事实上,考研和考研后的读研,都只是人生体会艰难的其中一个阶段,苦你心智,劳你筋骨而已。假若真正步入社会开始谋生,其中辛苦自然也不是一个层面的。考研不应该被“苦难化”,这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从备考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你未来的铺垫。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那种磨砺,从艰辛中得到成长,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为了一个目标而坚定努力的决心。以后回忆起它,更多是在回忆那个为了梦想拼命努力的自己。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