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将美育素养有关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考试,学校将美育课程纳入师范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中小学依据课程标准组织实施全员艺术素质测评。
上述通知提出,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将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
实际上,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曾指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
曾几何时,大众对美育的认知,还停留在“美育就是吹拉弹唱”。其实,美育对于助力学生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不重视学校美育,是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相适应的。而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就是对以前全面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缺乏重视的纠偏与矫正。
教育部提出,要将美育素养纳入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要组织全员艺术素质测评等,这令人备受鼓舞。当然,还要着力解决美育课时少、师资匮乏,长期被边缘化等问题。无论如何,重视学校美育,的确是时候了,这是令学生受益终身的事情。真正重视美育,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行动开展到底,才能使育人的成效更彰显,最终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