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 山
年纪大了,读不读书其实已不重要。如果碰到自己想读的,读读也是人生的乐趣。
我刚参加工作时去北京出差,那时坐绿皮火车,即便是特快,也得二十几个小时。买一本书打发时间是不少人的首选。我在书摊上买了一套《笑傲江湖》。书一翻开,便停不下来。在车上看了上册,到北京用一个晚上看完下册。从此便与金庸小说结缘,不仅读完了先生所有小说,而且还读了好几遍。今天,家里还收藏着两个版本的金庸作品集。
金庸作品也是影视人的武功秘籍,这些年被反复改编,而且极受观众追捧。看到新拍的金庸电视剧,我总会翻出原著重新阅读,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悟。以《笑傲江湖》为例,年轻时,我只关心令狐冲的爱情与武功,离开职场后才读懂江湖险恶。
在预制菜势不可挡的当下,我依然对家常菜情有独钟。做了几十年的家常菜,只要碰到烹饪的书,我都会认真翻看,炒、炖、焖……有喜欢的就买下。有兴趣或需要,便认真阅读。在我心里,家常菜才是新鲜食材与独具匠心的碰撞,每一道都是唯一,是家的味道,也是家的纽带。
读不读诗是最让人纠结的话题。唐诗宋词,无疑是中国诗词的巅峰。但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当代诗歌作为时代的产物,理应有当代的阅读者。由于不少诗人把诗只写给诗人看,抛弃了大众读者,于是出现了写诗的比读诗的多的现象。但我依然喜欢那些接地气、有意境的诗,因为我们需要诗意的栖居。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生活中缺少这些,一定会少了些韵味。
人食五谷,总会有三病两痛。小时候看到农村哺乳妇女患乳腺炎,伯母把蒲公英加一种植物嚼烂敷上,药到病除,我便迷上了中医的验方、秘方。这几年我买了《本草纲目》和《常见的中草药》等书,有空便到乡下寻药认药,碰上有需要的人还不妨一试。夏天有人被蜂蜇,我扯根荆芥,叫他嚼烂敷上,红肿顿消,那份满足只能自知。年纪大了,自己也查出了高血压、冠心病,我先后购买了洪昭光《登上健康快车》和胡大一教你怎么吃的书,有空就翻翻。
热爱自然的人,一定会喜欢花草树木和鸡鸭鱼虫。这些年,我购买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树木志》等,一有空,就查找家乡生长的乔木和灌木的名字、科、属及特征,只为能认清身边的树木。我还购买了不少蔬菜种植的书,用心种植有机菜,挑选了一批养鸡的书,依葫芦画瓢地试养走地鸡。
爱读的书,应该还不止这些。想读就读吧,不为气自华,不为学问家,只为自己开心,只为读了能有些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