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功召开“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T2DM有效性、安全性”临床研究启动会。会议围绕“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T2DM有效性、安全性”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相关事宜进行探讨。
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新技术是利用患者自身血液中的变异细胞制备免疫刺激原的一种生物技术。近期,肺癌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先后在湘雅二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院开展了“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新技术研究”项目,且“自体免疫技术治疗银屑病”已经取得“湖南省科技技术研究成果奖”。而在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经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新技术治疗的银屑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未经过降糖方案调节,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明显好转。同时动物实验也发现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兔经过免疫刺激原干预后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均有所好转。南华附二医院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拟开展“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全新的策略和思路。因此,此项研究的开展不但可以帮助了解糖尿病发病机制,对于糖尿病治疗更是一种新的尝试。
南华附二医院相关负责人对该项目的顺利启动表达祝贺,并针对项目的具体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也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寄予殷切的期望。他致辞提到:“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希望各位教授在会议上多提意见,为此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主任、肺癌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教授喻风雷详细介绍了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从免疫功能调节技术起源、目前进展、成果展示、潜在的作用机理和技术原理、安全性验证和有效性验证等多个方面阐述了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南华附二医院专家团队围绕技术的重点、关键问题与喻教授逐一展开交流和讨论。
会议介绍“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T2DM有效性、安全性研究项目”的具体流程,展示项目研究背景、技术原理、临床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入排标准、可能不良事件及其处理等多方面,并汇报了“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T2DM动物实验研究”的部分结果。会议以2型糖尿病兔造模为起点,深入探索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治疗T2DM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初步探讨了自体免疫功能调节技术促进糖尿病兔血糖血脂下降的可能机制。
南华附二医院负责人总结提出,在后续的临床科研工作中,一定要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合法,以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方案流程进行,稳步推进,共同推动该院医学临床科学研究项目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糖尿病的诊治工作及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