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鸡娃”失败者的 意外治愈

  ■周云龙(江苏南京)

  大约可能是一段“故事新编”。“海淀娃”跟他的“海淀妈妈”说想养一只狗,妈妈说可以,条件是期末考试要考前三。优秀的小朋友后来考了前三,妈妈立即去专业犬舍挑了一只优秀的柴犬。这只狗是作为奖励来到这个家庭的。可是,“海淀妈妈”发现,狗也有标准,狗也有优秀的狗,狗也可以参赛。于是,她开始更新某红书,风雨无阻带狗去晨跑、上课,并且给狗做饭,科学喂养。

  “鸡娃”,乃至延伸到“鸡狗”,“海淀妈妈”的不淡定,让好多妈妈笑不活了。旁观者清啊。

  朋友圈转发这个段子式截图时,大学同学炯从大洋彼岸秒传一张图片,附加文字说明:在机场候机,你看我儿子在打游戏,别的孩子在学习……后缀一组“捂脸”图标。

  炯同学应该算是开明包容的“亚特兰大妈妈”,但从她平日发送的朋友圈里,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不淡定,或者说“鸡娃”屡败屡战之余的不服输。儿子第一次考SAT(美国高考)时,她请到一位国内高手,远程帮助补习指导。考前,学校邮件提醒考生早睡。结果,当天零点30分,小子还挂在网上。炯同学的“太监急”瞬间升级,但想想已经吃了儿子的“减压晚餐”,不好再去吼他,自己洗洗睡了。刚刚睡着,又被他嘹亮的歌声吵醒。炯同学苦笑着翻了个身,发了个朋友圈:今天吃“减压晚餐”时,窗外出现一只富贵猫,一直等到我吃完都没走,出去喂它啥也不吃,只是在我腿上蹭来蹭去,难道也是来安慰我的?

  回看朋友圈,炯同学不愧为典型的“鸡娃”失败者,时时被儿子折磨得哭笑不得。近些年,炯同学发帖的常用图标,要么是“捂脸”,要么是“抓狂”……失落归失落,竟有治愈作用。去陪读前,炯同学被诊断是低血压,医生认为无药可治。不过,三四年下来,她的血压已经趋于正常,因为几乎每天都在为儿子的学业“抓狂”。那次期末考试的前一天,儿子也是在网上激战犹酣。炯同学忍不住提醒一句:明天考试,还不抓紧时间复习??儿子自信作答:考数学不用复习!炯同学怒火中烧: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儿子反唇相讥:有人是“皇帝命”,有人是“太监命”……

  这小子有嘴,有手,反应贼快,最关键的是“有心”——好的心态。参加SAT考试前,国内网课老师反复强调某些注意事项,小子脱口而出:俺干啥啥不行,心态第一名。炯同学的圈中好友,常常在她吐槽儿子学习状况时,手动点赞她儿子的勤劳、机智、独立。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是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温度。

  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一大类“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好”,父母为之叹息,朋友为其惋惜。学业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唯一指标吗?当一个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丧失,以至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父母再威逼或利诱他(她)努力学习,有用吗?人各有志,人各有路,“除了学习,什么都好”,不好吗?至少,一个良好的心态,可以成就人一生从容的姿态、愉悦的状态。人生有此“三态”,谁敢预言必败?

  当然,“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后续往往是,当父母急不可耐、急不择言,急到无路可走、无能为力的地步,也就只有急流勇退,选择淡定了。可怕的是“气急败坏”,害人害己。可喜的是“急中生智”,放开或放过子女,也让自己放松和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治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鸡娃”失败者的 意外治愈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尊敬
网络“代骂”危害多
世相浅见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鸡娃”失败者的 意外治愈 2023-08-16 2 2023年08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