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许珂) “感谢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把我母亲从‘鬼门关’抢了回来!”近日,一名患者突发急性脑梗死,衡南县人民医院与其医共体成员单位——云集分院紧急联动,快速打通“生命高速通道”,无缝衔接紧急救治一例急性脑梗死病人。
7月1日6时,74岁老人李绍秀在家门口搞卫生时突然头晕摔倒,半小时后被邻居发现送往云集分院,当时老人右侧肢体已无法活动,且言语含糊不清。考虑到患者发病时间急骤,病情危急,云集分院立即与上级医院——衡南县人民医院联系进行转诊。
9:33,老人被送至衡南县人民医院。到院后,神经内科主任王君胜快速反应,立即带领两名医生为患者实施神经系统查体和诊断。经过磁共振及DSA血管造影检查,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卒中),卒中抢救流程即刻启动。
“在患者还没到院前,我就通过医共体微信群了解了患者状况。患者到院后立即进行针对性检查和会诊,确定疾病种类,开展针对治疗,为患者溶栓黄金窗口期赢得时间。”王君胜告诉记者,脑梗的黄金溶栓窗口期在3—4.5小时。患者在3小时前就出现了症状,情况虽然比较危急,但是仍有手术机会。
在排除禁忌及征得家属同意后,王君胜立即为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桥接介入取栓手术。通过约1小时的反复闭塞血管内溶栓,患者闭塞血管开通,血流满意,手术成功。目前,患者各项体征已平稳,脱离危险期。
“这是医共体紧密联动机制下的一次成功实战。”衡南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院深入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强化医共体急救能力建设,将所有建制乡镇(中心)卫生院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县人民医院分院,村卫生室也一并纳入医共体总院,实行“县—乡—村”三级垂直管理模式,全面统筹人、财、物、事,持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明确诊断和最佳治疗,真正为患者架起一条顺畅的生命“高速路”,努力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为促进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衡南县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不仅建立了科主任联系分院的制度,定期下派专家到乡镇医院坐诊指导,提高基层卫生院医生的专业水平,规范诊疗行为;还与多家省市三甲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由上级医院不定期派驻专家来院技术指导,实现同质化管理,促进了优质医疗人才资源合理配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医疗服务。同时,该院还成立了区域检验中心,大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种资源共享中心在县域内全域运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避免患者重复检查,减轻老百姓就医负担。
如今,通过医共体建设,衡南县人民医院达到了提质量、升效能、降费用、惠民生、促发展、保安康的效果,全院药品采购金额较上年同期降低8.23%,耗材采购金额同比降低9.63%,医保住院病人次均费用同比降低394元/人,个人自负同比下降5.17%,医保住院统筹支付同比降低9.72%,三级及以上疑难手术台次同比升幅56.33%,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数量同比升幅34.04%,县域内就诊率升幅13.60%,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达9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