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金灿
近日,在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毕业于衡阳技师学院的王龙、曾超洋分别代表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803所、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800所参加比赛,凭借精湛的技术分别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和数控车项目铜牌。
在今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衡阳技师学院毕业生却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29位同学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第802研究所和第812研究所录用;81位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华为;100多位同学走进了特变电工;25位同学被蓉园宾馆录用……
从衡阳技师学院走出去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2018届毕业生杨欣、曹泽辉在三一重工工作期间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20届毕业生李剑雄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追逐梦想;62名2020届毕业生参与了“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南岳电控五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全是衡阳技师学院毕业生领衔……
衡阳技师学院毕业生为何如此走俏职场?从该校的校训“厚德强技 自强不息”中就可找到答案。
该校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三段式”培养。在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品行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照教育部等八部委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做实做细实习工作,让学生在实习中练就“真本事”,锤炼“硬功夫”,学生走进职场得心应手,大放异彩。
高效课堂掌握“基本功”
高效课堂是该校办学的“制胜法宝”。该校课堂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教室后面都有供教学使用的实训设施设备,学生学完理论课,就会在教室里学习实践操作。学生在课堂就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的课堂非常活跃、有趣,大家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学技能,边学边用,同学们都喜欢。”该校教授级高级讲师唐中武老师说。
实训是教学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实训设施和场地,近五年来,该校新增实训室19间,新增实训设备909台/套,新增设备总值4939.97万元,新增实训工位数637个。该校与湖南鑫耀模具有限公司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深圳本色饰品有限公司共建“教学型工厂”,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省级创业促进就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完成了电商创新创业基地、汽修创业孵化基地、3D打印工作室、拾梦服装工作室、模具钳工非遗传习所、形象设计工作室等15个学生工作室,建设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并创建了衡阳市公共实训基地。
实训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技能高手”,他们手把手地教学生掌握一项项技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该校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行动计划”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建立健全“校企双元”育人机制。通过骨干专业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教研科研、质量评价、招生就业等方面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推动学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还创办了合作办学定向班,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
高效课堂让学生牢牢地掌握“基本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训练就“真本事”
高效课堂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功”,教学实习则让学生练就了“真本事”。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等单位进行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学生实习的本质是教学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实习考核要纳入学业评价,考核成绩作为毕业的重要依据。
为了给学生提供理想的实习单位和企业,该校特地成立了三个校企合作联络处:长三角校企合作联络处、珠三角校企合作联络处和省内校企合作联络处。由专人负责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省内“踩点”,联系并初步考察相关企业。
今年3月至5月,该校党委书记肖春林、院长廖与飞率队到长三角、珠三角及省内考察企业,先后考察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10研究所、奇瑞汽车、海信电器、兴旺达、格力电器、纳思达、特变电工、华菱衡钢、湘油泵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回到学校再经党委会研究确定学生实习单位和企业。如今,该校已与全国100多家大中型企业长期合作,实习企业实现了各专业对口全覆盖。
学生教学实习期间,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带队管理,实习企业指定了经验丰富、扎根在生产一线的师傅指导。通过几个月的实习,让学生练就了“真本事”。
“我们学校选择的实习企业都是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完成教学实习以后,初步掌握了技能技术,基本上都能胜任专业工作。”该校毕业生蒋智勋说。
岗位实习锤炼“硬功夫”
岗位实习是学生就业的前一站,它将为学生快速融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完成岗位实习后,就可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独自完成专业工作,成为专业技能工人。
学生经过认识实习以后,已基本上掌握专业技术,岗位实习就是经过锻炼,让学生精益求精,掌握适应工作岗位的“硬功夫”。
岗位实习期间,学校专业教师紧跟实习学生,与学生同吃同睡同工作。实习企业指定了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操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我们岗位实习时,师傅要求非常严格,在机床上制作产品,绝不能差一丝一毫。”智能制造学院的一名学生说。
在湖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电气装置”项目金牌的陈奕铭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就是每天剥线头、接端口、布线路……每个环节都要求非常精细,就拿剥线的环节来说,高标准是要求每根导线露在外面的铜线误差要在0.5毫米以内。他现在已经完全能做到这一点。能做到这样,岗位实习功不可没。
同学们通过岗位实习锤炼了“硬功夫”,很多同学都被实习单位录用。
汽车营销专业的陆俊翔同学在衡阳驰峰奔驰4S店岗位实习,由于实习期间表现突出,他被公司留用。现在公司从事汽车销售岗位兼线上主播。
德技兼备成为“香饽饽”
该校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德技兼备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学校毕业生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今年5月18日,华为派来10人考察队伍到该校选人。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软件仿真、机床操作等程序,数控加工、模具制造、数控装调与维修、3D打印技术应用等专业学生共81人通过考核进入华为工作。数控装调与维修专业的单富康同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扎实,各项成绩优秀,曾代表学院参加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数控综合应用技术赛项获三等奖。他以优异的考核成绩被华为录用,现安排在华为技术岗位(预备技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第802和第812研究所也来到该校招贤,智能制造、数控、模具等专业共有11名学生被录取。
在今年5月份的校园招聘中,共有98家大中型企业来到该校招贤纳才。全校共有1000多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
根据国家政策,高级技工享受专科待遇,预备技师享受本科待遇。该校毕业生许多人都成为单位和企业的骨干。
刘文家同学2015年毕业后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2016年代表该所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数控车获得第三名。2017年获得该所“年度先进工作者”。
2018年毕业的廖小林现为湖南楚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2020年8月获得长沙市十行状元,并获得“百优工匠”称号。
2019年毕业的王龙同学现为中国航天集团803研究所一名数控加工技术员。2021年在中国航天集团第11届技能比赛中获数控加工中心项目第六名。最近在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一举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
2021年毕业的何雷同学现在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800所工作。他参与了嫦娥五号探测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长征六号遥八运载火箭研制生产。
2022年毕业的邓波同学是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金牌获得者,他因表现突出留校任教,现已获得了华为最高等级人才认证,一参加工作就是中级技术职称。
一朵朵技能之花在这里绽放,一个个青春梦想从这里启航……
该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声名远播,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约6万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学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成为我省职业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