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上的春天

  ■宁朝华

  清晨在教室里转悠的时候,忽然瞥见一个孩子的课桌上赫然摆着一本《汪国真诗集》,心里不免泛起些许欣慰,二十几年前自己喜欢过的诗,竟然还被今天的孩子喜欢着。这些年,我读过和写过的诗不少,却没有记住几首,而此刻,却在脑海里非常清晰地浮现了这本诗集中一定会出现的一个句子:向上的路,总是坎坷而崎岖。

  对于眼前这群距离高考仅仅只有几十天的孩子而言,这句诗,无疑是对当下境遇最精确的诠释。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成绩起伏不定的懊恼,老师和家长喋喋不休的唠叨,交织在一起,成为肩上卸不下来的负重,他们让向上攀爬的每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

  不知道这句诗,能否如二十几年前一样,给内心焦虑而疲惫的少年,带来一点点力量和抚慰。是的,生活并不需要诗,更不需要鸡汤,在每一条负重前行的路上,需要的是内心对高处无限的渴望,需要的是从骨骼里迸发出来的力量,需要的是咬着牙坚持下去。毕竟,“所有被千夫所指的困难,都是为了淘汰掉懦夫,仅此而已”。

  就像这浪漫的春光之下,每一棵草木经历的宿命。园圃里灼灼盛开的那一朵,墙角下默默无闻的那一株,从枯萎沉寂到神采奕奕,无一不要在烈日酷暑和风霜雨雪中,等待和煎熬一段漫长的光阴。那些在沉睡中不愿醒来的,没有人会去注意它无声无息地消失。

  有人说,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对此,我特别认同。

  年少时,我十分羡慕那些家境相对优渥的孩子,他们不用干着无休无止的农活,不用徒步几公里路去上学,不用内心恐惧“读不好书就回家作田”而埋头苦读……现如今,当年那些玩乐度日的孩子过得怎么样,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能非常清楚地看清自己,如果不是当年硬着头皮咽下那些苦,我今天的生活,自是乏善可陈。当然,我也更清醒地认识到,因为曾经时常有过倦怠与徘徊,今天的自己,亦不过如此。

  一个作家说:“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几口吃不下的隔夜冷饭,必须得咽下去,而不是放在眼前发呆。”如果不,要么饿死,要么厚着脸皮等着一份嗟来之食。一个小有成就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初中同学跑到他经营的物流公司求职,让他很是难为情。那个同学向来好逸恶劳,行为不端,早些年凭着父母留下的一点家底过得潇潇洒洒,如今已是妻离子散,坐吃山空,四处碰壁之后最终找到了他。我很能理解朋友的难为情,更能看到在他的难为情当中藏着的鄙夷与不屑。

  向下的路,走得很舒坦,躺平,自是惬意,但总有一天,不得不要抬起头来,仰视一张张对自己无比冷漠的面孔。

  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每天把巨石推上山顶,石头再滚下来,循此往复。在外人看来,这实在是太绝望的惩罚了。加缪却说:“这块巨石上的每一个颗粒,这黑黝黝高山上的每一个矿砂,唯有对西西弗斯才形成一个世界。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加缪的话,让我想起汪国真这首诗的最后几句: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那就趁着春暖花开,加快脚步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万物生动
放牛娃的春天
向上的春天
春得四韵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向上的春天 2023-03-14 2 2023年03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