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万顺
怀旧是人们的心理本能反应,且怀旧方式各异。
耒河口是我丢胞衣的地方,我对它情愫深笃。我多次向媒体投稿,不乏故乡题材稿件见于报端。那山、那水、那田园、风俗、亲情等,字里行间留住了曾拥有的时光,追忆已逝去的年华,抒发了对故土的情感。一旦家乡有这类稿件发表,常常引起众人的关注。当年大队陈支书称赞我,我受宠若惊。即便我入了城市,也常去乡下串门,跟父老乡亲们叙往事,村上人都说我没有忘本。我携带相机,免费给他们照相,乡村风情其乐融融。
去市内,我特意穿越有旧时遗迹的老城区小巷道深处,寻觅当年踪迹。临街的小铺门、砖木青瓦房仍保持昔日的格局,我仿佛置身于旧时,重返了旧街老巷的市井生活。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栉次鳞比,可旧城区记载了古往今来的人和事,耐人寻味。
就读小学时,我就去过金甲岭、茶山坳、樟木寺等集市卖菜了。金甲岭传说为彭玉麟操练水师的场所,与演武坪、集兵滩齐名。还是自行车代步年代,有一天我骑着破旧的自行车从湘江西岸乘渡过江,又骑行数公里去了金甲岭寻觅旧迹,只叹息旧貌不再。我居住周边的小镇,我打小耳熟能详,但有的地方未曾去过。近年来,我先后前往集兵滩、泉溪寺等10余处小镇观赏。小镇不如城市繁华,其基础设施也不尽完善,然而了却了我多年来的心愿。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农历节日,我有着难以割舍的和父母、弟妹度节的欢悦。小时候的一个寒假,我去舅父家。临近过年,他们欲留我在他们家过年,我执意不肯。大年三十,我竟然步行几十里去车站,候车许久后才乘车回到家,父母亲大吃一惊。
乡愁烙于心间,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是我的夙愿。我二女儿已在新加坡定居多年了。新加坡乃国际都市,那里环境、设施、气候等适宜老人颐养,我也可签证5年居留期。可是我,依然留恋长相守的雁城衡阳。
收存旧物也是我怀旧的寄托。闲时翻看旧物,触物生情,几多感叹。
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有时我情不自禁回首与亲友、同窗、学生曾相处的日子。如今他们各在一方,难谋一面,或许早逝,令我沮丧、悲伤。而有缘相逢,便喜泣交织,只恨相见太晚、阔别太久。人世间变化如此,可遇不可求哬。老年人寂静时,愈发激起旧情,怀旧可以给人增添愉悦,也许带来忧伤,各人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