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主要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从雨水节这天起,春天真正地来了。
这天,雨不停地下,我站在阳台上不倦地看着,陪着,听着它落地时的美妙声音,看着它的漫天同僚们那股高兴劲,简直无法形容。
雨点最微小时,随风在空中旋飞着,又像雾,又像气,迷罩着想要罩住的地方。它们形成颗粒雨状时,垂直坠落下来,着地时溅起点点水花,在它周围扩散开来,像一朵朵白色的莲花,相互拥抱着,亲密地碰撞着。它们与其它水粒融到一块,不分彼此,结成小量的细水,自由地缓缓流向远方。
大雨滴更是奇特,落脚点地的那一瞬间,在地面造出一个个凸起的泡泡,与另外的一个个伙伴撞击着,发出的声音,如一曲曲动听的音乐,与泥土黏合在一起的那一刻散发着纯美芳香。就这样,紧接着,迎来一批又一批同样大的雨粒伙伴,演变成了中雨、大雨、暴雨、特大暴雨。有时候,它们会汇成大水、洪水、滔天洪水,于是,一往无前,摧枯拉朽,奔向小河、大河、大江、湖泊,流入海洋。这时,地球上的生命就要在滚滚洪水里防着它作乱生患,或治理它变祸为福。古有大禹治水的神奇传说,大禹因治水造福黎民的卓越业绩而传世。
别小看这些小颗粒雨水,它的力量不可低估。不同时段,不同环境,它有不同作用作为。当每一颗颗雨粒滴落在同一地方的同一点上时,时间长了便出现“水滴石穿”一词的实景,寓意着只要坚持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仔细观察,每次落下来都不是同一颗雨滴,也不在同一点上停脚,而是铺天盖地漫天洒落,滋润大地万物。
记得小时读书的一篇课文,大意是,“滴答滴答下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麦苗儿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这时春雨贵如油,助万物茂盛勃发生机。雨水是多么的重要珍贵!
大旱季节,下一场大雨,叫它为“及时雨”“喜雨”。久旱逢甘霖,万物皆生。为长远发展,当代人改造大自然,创造人工天河“红旗渠”“南水北调”等浩大工程奇迹,造福千秋。
天地造化,四季轮回,季节随时光流转,年月时日衔接交替,构成大自然壮美神奇宏图,滋生万物景观,生生不息,恒久盛旺。
雨水节以它独有的姿态,尽职尽责,黙默奉献,等待着下一个惊蛰节的到来。历代农民朋友十分重视雨水节后春耕农活,因为那是一年收成之基。
唐代诗人齐己的《野步》是这样描绘赞美雨水节的:“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雨水,真是滋润人的心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