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通讯员 杨鹏) 执行案件“终本”就是终结了吗,是不是代表法院以后就不管了?近日,雁峰区人民法院圆满执毕一起跨越八年的执行案件,用实际行动证明守护群众利益无终点。
据悉,李某拖欠曹某欠款12万元。曹某多次催讨无果,故诉诸法院。经线上线下财产调查,被执行人李某名下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2016年4月,执行法官无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案件终本,但执行不停。时任执行法官始终将这个案子挂在心头,时刻关注被执行人信息,一旦发现线索,立刻重启执行程序。本案在2018年恢复执行。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前往被执行人李某所在公司,通过扣留工资成功为申请执行人曹某追回欠款两万元,并力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好景不长,在陆续还款五万元后,李某竟再度“销声匿迹”,拒绝继续还款。2021年,该案再次重启执行。经执行法官多方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因疫情影响,被执行人李某失去工资来源,确实生活困难。为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最大限度维护申请执行人利益,执行法官现身说法,与双方当事人开展深入沟通交流。申请执行人曹某最终同意解除对被执行人的限高消费,并与其达成新的和解协议。
近期,申请执行人曹某收到了最后一笔款项。跨越八年的12万元欠款终于还清,曹某的烦心事得以解决,法官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