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金明达 通讯员 朱琪瑞
近段时间,一首《早安隆回》在朋友圈里刷屏,这首歌曲的片尾镜头,是一列列疾驰而过的“和谐号”列车。在2018年的12月,随着怀衡高铁的开通运行,隆回迎来了属于它的第一条高铁。
“我们大概是每天最早说‘早安隆回’的人。”2月9日凌晨4点,刚结束“天窗”作业的广铁集团衡阳电务段隆回通信工区工长杨登宇带领工区其他兄弟踏上了返程。
“天窗”是在运行图中不安排列车运行,或者调整、抽减列车运行的时间,铁路设备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施工和维修作业,在高铁,“天窗”作业时间一般在夜间。“春运期间,列车开行密度加大,只有打起十二分精神,才是对旅客的安全负责。”杨登宇笑着说。
高铁的开通运营,为隆回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工区现在仅有6名员工,杨登宇与同事们负责维护怀衡线上55公里的通信设备,牢牢守护着衡阳电务段的西大门。
今年34岁的杨登宇,在怀衡新线建设期间就来到了隆回。2019年,他临危受命,接任隆回通信工区工长。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通过了上级的标准化班组验收。工区成立4年多以来,年年零事故、零障碍。2022年,隆回通信工区还荣获了广铁集团“先进班组”称号。
“在隆回,工区就是大家的家。”作为段里的偏远班组,副工长周孑是工区唯一一个家住本地的职工,工区的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孑哥”。平日里,周孑不但经常与大家聊天交心,还总能在大家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工区其他人上下班交通不便,他就主动承担起接送的任务;工区年轻职工想家了,他就为大家做上几道拿手好菜,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孑哥总是在背后默默付出,让工区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了。”工区职工一提起周孑,总是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
2023年春运开始后,隆回通信工区对管内31处通信机房展开了地毯式排查,保证了通信设备的平稳运行。“每次听到高铁站旁有旅客唱起《早安隆回》这首歌,想到我们能让每一名旅客都平平安安的到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杨登宇开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