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今年3月,针对老年乘客不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扫“场所码”乘坐公交车,市政协委员程健、李凤发提出“微建议”,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屠苑领办了该建议。她与市公交集团及志愿者深入交流情况,梳理相关政策,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经过志愿者招募和培训,衡阳各公交车站的“红马甲”们迅速上岗,有效缓解了老年人乘车的困难。
今年以来,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妇女儿童维护合法权益,努力把委员工作室建成女委员活动的场地、民意沟通的阵地、服务群众的工地、社区服务的基地。
目前,妇联界别委员工作室共有市政协委员13名,她们来自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行业,坚持“深入基层听民生,服务群众解民忧,反应社情传民意”,履行好职责,服务好群众。
一年来,驻室委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共提交《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提案》等提案23份、微建议13条,促进解决了一批群众“微需求”“微困难”。
“根据委员岗位优势设置值班主题,工作室有效搭建委员履职平台,提高了委员的活跃度,真正实现不当‘挂牌室’‘空壳室’,委员履职不走过场、不挂‘空挡’,服务妇女儿童的作用发挥有力。”妇联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幸福9号居家服务养老中心总经理肖高莲介绍道。
妇联界别委员工作室负责人、市妇联副主席(兼职)熊冬林表示,工作室将加强探索,创新方法,以更加鲜明的界别特色,向社会展示妇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履职担当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委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