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通讯员 王国东
“特别感谢衡南县委、县政府,委派一名老党员驻企帮扶,既为企业免除无妄之灾,又解决了发展关键难题,还成功通过绿色矿山的验收评审,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2月10日,衡阳宇通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新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原谭子山重晶石矿采取粗放式的洞采,加上部分私挖乱采,致使矿山生态“支离破碎”而被查封。宇通矿业投资数千万元收购,妥善处理员工安置等遗留“包袱”,却没有解决发展壮大的根本问题,心灰意冷的投资者一度打算放弃。
衡南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知悉后,要求县科工信局成立工作队驻企帮扶。该局党委对宇通矿业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协调会专题研究,并选派老党员宋光亮为队长。2018年12月10日,宋光亮来到企业摸清实情,并与投资方深入探讨,决定分步解决开采范围法律问题、营商环境及发展方向3个关键难题。
当时,相关部门已立案着手查处企业涉嫌非法占用林地。宋光亮认真查阅原始资料并找到有力证据,为宇通矿业证明清白,扫除了投资者心头的阴霾。同时,周边村组因公益事宜对企业意见很大,宋光亮率领企业协调部门反复做工作,规范碎石赠送程序,有计划逐年安排公益事业项目,从而赢得村民理解和支持。紧接着,宋光亮与企业负责人一道启动复产工作,同步进行技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今年开展的‘一起益企’和‘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中,全力帮扶企业打造‘绿色矿山’。为解决扬尘问题,对永久性道路进行硬化,对临时性道路用4台洒水车和喷淋系统降尘,对采矿选矿区启用雾炮机;为降低噪声,绝大部分厂房予以封闭作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以便生态环境部门实时监测;为综合循环利用废水,在尾矿库的下游修建雨水收集、渗漏水收集、应急池等3口水池和3口水质监测观测井,确保废水不外排;为促进废渣和碎石‘变废为宝’,加大技改力度实现综合利用;最难的是植树复绿,经过数十次试种,才发现红叶石楠、夹竹桃、扁柏、柳树、马尾松成活率高……”宋光亮如数家珍地介绍,还拿出10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4年1460天帮扶企业的一件件实事。
11月3日,宇通矿业顺利通过绿色矿山的验收评审,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负责人直言“非常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孙新宽表示,宇通矿业在生态修复、生产技术改造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目前正在加快重晶石深加工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公司年收入可达2亿元,实现税收2000多万元,重晶石产量能达到32万吨/年,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100万吨/年。下一步将着力打造重晶石矿行业的绿色标杆,力争5年内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