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挖掘一批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者,认定若干技艺精湛的乡村工匠,遴选千名乡村工匠名师、百名乡村工匠大师,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队伍。
点评:乡村传统工艺和乡村手工业主要包括刺绣印染、纺织服饰、编织扎制等。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无疑有助于振兴乡村传统工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面对这个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更要想方设法汇聚人才。培育乡村工匠,正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的应有之义。期待更多活跃在乡村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组成一支强大的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队伍,激发广大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创新创造活力,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2.近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并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退缴的违法所得1.3万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责令删除其所有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并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点评:售卖业主个人信息,就该让其尝尝“刑罚的味道”。但愿通过这一典型案例,能警示更多的人遵规守法,切莫铤而走险,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重处。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多方合力,重拳出击,共同打击“售卖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从而让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再“被泄露”,更不再“被售卖”。
3.近年来,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不下。据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约401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占57.9%。其给老百姓生活生产带来的困扰可见一斑。
点评:防治社会生活噪声,不能仅靠一纸禁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社会面貌的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在家弹弹钢琴、到广场跳跳舞,早已成为一部分人生活的一部分。一味禁止肯定不行,只是靠禁令也未必行得通。相关部门应多一些走出去、走下去,多和相关责任人交心换心,多“春风化雨”的开导,多换位思考的劝说,这对大爷大妈合理安排跳舞时间,自觉降低音量;对市民多尊重体谅老人,多一些包容,肯定是很有作用的。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