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全媒体记者 许珂 通讯员 贺晓霞) 8月3日,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走进衡山县华隆生态农业黄郎鸡省级保种场,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黄郎鸡(又称湘黄鸡)屠宰性能测定工作。
现场,工作人员随机抽取60只公母各半且已经过生产性能测定的达到上市日龄的湘黄鸡,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测定指标分别为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腹脂重等。肉质测定指标为肉色、PH值、剪切力、滴水损失、脂肪、蛋白质、水分、灰分等。
2020年4月,“衡阳湘黄鸡”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了打造好畜禽种业“衡阳芯”,近年来,我市依托湘黄鸡的种质资源优势,围绕保种、育种、性能测定、繁育、推广和品牌销售等关键环节发力,打出有衡阳特色的畜禽种业振兴组合拳,建立了4个省级湘黄鸡种鸡繁育场、18个县级湘黄鸡扩繁场,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
同时,为建立好湘黄鸡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湘黄鸡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能力,我市采取政府投入、政企结合等多种投资方式,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专家团队驻场,深度参与湘黄鸡的遗传育种工作,实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目前,育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