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邓江虹
“委员在身边,身边有委员”,对于石鼓区向阳社区的居民群众来说,近几年都感觉很舒心。扎根在“家门口”的市政协民盟界别委员工作室靠着和居民群众“心贴心”,赢得了大伙的好口碑。
有困难能找、有诉求能说、有建议能提,在居民眼里,这个委员工作室是热心为民的“服务站”。从2018年成立起,民盟界别委员工作室便建立了委员轮流值班接访机制。无论刮风下雨,每周五上午,谢宏、陆秀艳、杨华、熊冬林、程健等常驻委员都会轮流值班接访,耐心倾听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答的现场答疑,暂时不能解决的详细登记,并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提案、微建议等形式向上反映。
工作室中的委员很多具有法律专业背景,这也成为他们服务群众的一大优势和特色。三年多来,委员们开展了《婚姻法》专题讲座、“宪法进社区”微讲堂、“与我们生活相关的50个法律问题解答”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和法律咨询服务,并为社区和居民免费提供纠纷调解等法律帮助。2019年,工作室邀请盟员、心理咨询师黄鹰入驻,增设盟员心理咨询室,创造性地把心理疏导引入到纠纷调解中,帮助基层政府妥善化解了“某茶楼意外事故”“子女借钱不还”等多个社会矛盾。
天天和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洞悉了他们的实际需求,让工作室服务群众的方式和内容更接地气。春节来临,居民们都喜欢在家门前贴春联,工作室便每年开展送春联活动,很多居民连续三年前来领取盟内书法名家的手写春联,活动现场气氛总是非常火爆;社区即将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工作室便请来南华大学专家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前因后果,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针对新冠疫情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工作室为医护人员、社区防疫人员和普通市民开展了多次心理疏导活动;社区部分老旧小区需要加装电梯,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工作室及时请来律师,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调解纠纷……
三年前,民盟界别委员工作室在社区播下种子,深深扎根,如今已有朵朵鲜花向阳绽放,不但收获了群众的口碑,也换来了组织的肯定。连续两年获评“市政协优秀委员工作室”,2020年获评“湖南省示范性委员工作室”,2021年被推荐参评湖南省政协“最受群众关注委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