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面十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下线

  记者从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铁科工”)了解到,由江西理工大学、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的“兴国号”12月14日在武汉下线。这是我国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将用于江西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

  江西理工大学联合中铁科工集团成功攻克了悬浮架结构、导向结构、直线电机牵引驱动、基础制动等技术难题,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兴国号’是世界上首次将永磁悬浮技术应用于空轨车辆制造中,具有节能环保、非接触式牵引、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杨斌说。

  为何要将列车“悬挂”起来?据了解,不同于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空轨列车轨道在上、车厢在下,由钢铁立柱支撑在空中,因此占地少、视野开阔,与行人、机动车互不干扰,拥有独立路权,且在轨道交通领域综合造价最低。

  目前,中铁科工已经完全掌握空轨系统成套技术,在武汉建立的试验线也已安全平稳运行7000公里。此次下线的“兴国号”车辆总体设计体现出著名将军县的红色文化基因,被誉为“红轨”,列车头部两侧56颗五角星,代表着56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熊熊燃烧的火炬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据线路设计单位中铁六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江西兴国县永磁磁浮技术工程示范线全长878米,2车辆编组,定编88人,设计最高运行速度每小时120公里。作为国内第一条永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示范,该项目兼具科研创新性、挑战性和示范性,其顺利推进对于发展江西当地稀土永磁产业链和红色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面对盗猎,部分非洲象选择不长象牙?
我国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下线
“中国天眼”已发现500余颗新脉冲星
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不再贵如黄金
衡阳晚报版面十六A16我国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下线 2021-12-16 2 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