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2月15日通报,12月14日0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7例(陕西4例,上海3例,云南3例,广东2例,广西2例,吉林1例,浙江1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50例(浙江45例,其中绍兴市39例、宁波市6例;内蒙古3例,均在呼伦贝尔市;广东2例,均在东莞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988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5例。
新冠病毒让器官“老”得更快
比起年轻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为什么更易发生死亡?12月8日,《自然·细胞生物学》刊载了我国科学家联合团队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通俗地说,新冠病毒的入侵让老年人的肺变得更老了。”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光慧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组织表现出明显的加速衰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联合研究团队对老年新冠患者尸检样本的肺组织进行了“逐个细胞”乃至“逐个细胞内分子”的细致分析。
结合病理学、蛋白质组和高通量单细胞核转录组等技术,研究团队对包括肺部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4种主要细胞大类,28种不同细胞类型的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我们发现老年新冠患者的肺组织细胞呈现出更加严重的‘老态’。”刘光慧说,一些细胞衰老标志物、衰老相关炎性因子、DNA氧化损伤标记物等都出现了显著的上调。蔫、行动迟缓、凋亡、脱落……新冠病毒入侵后,“肺老了”的表现异常突出。
“我们发现衰老和新冠病毒感染存在显著关联。”刘光慧表示,除了肺之外,其他器官遭受病毒攻击后可能也会加速“老化”,后续的研究正在开展。
这些科学研究创新性地将衰老机制与新冠病毒感染关联起来,为人类认识新冠病毒的致病机理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研究系统解析了新冠患者肺组织中多种细胞类型的疾病变化规律,首次鉴定了新冠肺炎患者肺的加速衰老表型,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老年人致死率增加及预后的多种后遗症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解析了肺加速衰老是关键病理,可以进一步指导对新冠肺炎的干预。一些成熟的衰老干预策略可能是减轻新冠肺炎器官损伤的潜在防治手段。”刘光慧表示,例如此前团队研究发现有延缓细胞衰老功效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新冠病毒受体蛋白的表达,从而可能会提高老年群体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
韩国日增确诊病例破纪录
12月15日,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表示,韩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达7850例,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日,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表示,将实行更强有力的防疫措施。报道表示,这实际上意味着韩政府停止与新冠共存的防疫模式。
报道称,随着新冠病毒检测量的增加,韩国单日新增病例较前一天猛增2283例。自11月1日韩政府放宽防疫措施以来,韩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居高不下,新冠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数均大幅增加。
因此,韩政府初步决定,暂停“分阶段恢复日常措施”(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进一步考虑降低私人聚会限员上限、限制公众聚集设施营业时间等。
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表示,政府认为当前防疫形势异常严峻,将实行更强有力的防疫措施。加强防疫措施将于17日公布,在年底前的两周实施。
报道指出,金富谦表示,年底以前将迎来本轮疫情的最大关口,政府将把筹措病床和新冠疫苗接种,作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优先扩充并提高病床运转率,年内额外筹措病床供中等以上症状病例使用,在首都圈集中增设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等。
已有7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奥密克戎感染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2月14日说,目前已有7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该毒株已传播至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该毒株广泛传播引发的庞大病例数量可能会使卫生系统再次不堪重负。
谭德塞当天在世卫组织例行记者会上警告说,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之快是之前任何变异毒株中都不曾见到的,它很可能已传播至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只不过在一些地区还未被检测出来。他担心人们因认为奥密克戎毒株只会引发不太严重的症状而疏于防护。“即使奥密克戎引起的疾病不那么严重,但庞大的病例数量仍可能再次使准备不足的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谭德塞再次强调,仅靠新冠疫苗无法使任何国家摆脱新冠危机。各国必须加强目前已被证实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阻止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这些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隔离、室内通风和勤洗手等。
世卫组织上月末将最新报告的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B.1.1.529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并以希腊字母“奥密克戎”(Ο)命名。
世卫组织在本月10日发布的一份关于该毒株的简报中说,目前有限的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所引发症状可能不像德尔塔毒株引发的症状严重,但确实显现出比后者更快的传播速度。此外,初步证据表明,现有新冠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和传播的效力有所下降。但由于样本数量有限且相关研究仍待同行审核,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加强监测和测序工作,以尽快获得有关奥密克戎毒株更完整的数据。
欧洲多国收紧管控措施
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欧洲迅速传播,引起广泛警惕,多国进一步收紧管控措施,严防新毒株蔓延。
荷兰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12月14日数据显示,该国已确诊105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荷兰政府当天宣布,将目前实施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延长至2022年1月14日,同时宣布将加快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以应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传播。此外,荷兰的小学将在圣诞节前提前放假,放假时间不得晚于12月21日。
荷兰目前实施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保持1.5米社交距离;进入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超市和药店等必需品商店20时至次日5时之间停止营业;服装店、餐馆、酒吧、影剧院和室内外体育场所等必须在17时至次日5时之间关闭。
荷兰卫生大臣胡戈·德容赫说,为应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传播,荷兰将加快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在明年1月下旬之前为所有荷兰成年人提供疫苗加强针,同时把加强针接种条件从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后的6个月缩短到3个月。
匈牙利议会14日批准将全国应对新冠疫情的紧急状态延长至2022年6月1日。此前一天,匈牙利首次报告2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感染者为一对夫妇,近期没有境外旅行史。
匈牙利政府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当天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575例,累计确诊1202514例,累计死亡37079例。
英国卫生与社会保健部12日发布公告说,英国新冠疫情警报级别由3级升至4级,以应对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传播。英国设立的新冠疫情警报系统共分5个级别,级别越高意味着政府需要采取越严格的防疫措施。4级意味着“病毒传染性强,疫情对医疗保健服务的直接压力广泛且巨大或正在上升”。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