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股的震荡行情,让一批中小规模基金产品格外抢眼。截至7月30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规模都不大。如果剔除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诺安成长和银河创新成长,这些阶段性业绩突出的基金产品平均规模更小,其中不乏几千万元规模的“迷你基金”。
“小鬼当家”的主要原因在于,在7月以来的市场环境中,中小基金产品没有“规模包袱”,发挥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中小基金产品在近期的业绩排行榜上“霸榜”。据Wind数据,截至7月30日的最新净值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业绩排名靠前的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的平均规模较小。如果剔除蔡嵩松管理的281.77亿元规模的诺安成长和郑巍山管理的147.18亿元规模的银河创新成长,这个榜单上的基金平均规模更小。
具体来看,近一个月获得39.19%总回报的信达澳银新能源精选的规模为5.49亿元(5月25日的成立规模);排名其后的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和国投瑞银产业趋势C,在一个月内回报率超过35%。数据显示,国投瑞银产业趋势的规模约为22亿元(6月9日的成立规模)。
在这些中小型产品中,有多只规模仅几千万元的“迷你基金”。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A和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C近一个月的回报率超过32%。基金二季报资料显示,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的规模仅为0.65亿元。
统计数据还显示,如果以最近一周的回报来衡量,银河创新成长和诺安成长两个“大块头”业绩表现突出,分别获得了20.53%和15.33%的回报,占据榜单的第一名、第二名。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持仓结构以其鲜明的特点为投资者所熟悉,郑巍山管理的银河创新成长二季度末股票仓位为91.75%,前十大持仓股基本都是半导体芯片股。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