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地球撑把“太阳伞” 对抗全球变暖可行吗?

  为了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科学家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能否通过减少进入地球的太阳光来消除温室效应的影响,成了一些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据《环境研究快报》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开普敦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向地球大气中喷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阳光到达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续气候变化而面临的干旱危机。

  持续的气候变化缘何会造成毁灭性干旱威胁?选择反射粒子有何标准?如何喷射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喷射反射粒子为地球打上“太阳伞”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调暗”阳光的设想

  2015年开始,被蓝色海洋环绕的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连续几个冬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按照预估,开普敦需要在2018年4月12日关闭供水系统、限制居民用水,这一时间节点当时被叫作“零日”,人们也把这次事件称作“零日”危机。相关专家认为,当地的干旱现象与地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高超超告诉记者,2006年前后,两位美国科学家开展过一项地球工程项目研究,提出在距离地面大约20公里的平流层处高度部署材料,有望将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热量减少一半。此次开普敦大学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成果,是在考察过这个工程后,认为可以利用该工程项目模型,将一种特定类型的粒子释放到大气中阻挡阳光,一旦成功的话,有望将“零日”危机发生的几率降低90%。

  对反射粒子的选择有讲究

  事实上,“调暗”阳光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此前已经有科学家开展过相关试验。如2009年,俄罗斯科学家曾以直升机抛洒等方式抛洒硫酸盐颗粒;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在圣地亚哥沿海进行过类似实验。

  据了解,喷射粒子也有一定的选取标准,如粒子的反射性能要达到一定规格,由它们拼成的小颗粒在悬浮于大气平流层时,形成的粒径大小要正好能够“对抗”太阳的短波辐射,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反射效果。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环境角度来看,反射粒子一定不能对大气化学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最初,有科学家设想在平流层中喷射硫酸盐颗粒,很快遭到其他科学家的反对,因为这将导致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后备方案

  粒子喷洒上去后,真正的效果如何,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有美国科学家曾经提出,可以将碳酸钙作为反射粒子喷射到平流层来完成该项任务,因为碳酸钙的颗粒除了能够反射阳光外,还能中和平流层中因火山爆发而出现的大量硫化物,减少酸雨的生成,因此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将不会被反射粒子破坏,同时还能帮助修复臭氧空洞。

  这个看似一举两得的设想却招致了其他科学家的批评,甚至通过喷射粒子阻挡阳光的整个设想也有人提出反对的声音。有科学家利用数值模型模拟在南北纬15°和30°上空的平流层注入气溶胶,结果显示,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降低地球表面温度,但同时也会破坏海洋循环系统平衡,进而导致海洋持续变暖。

  此外,还有科学家提出,利用反射粒子减少太阳光对地表辐射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因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并没有减少,而气溶胶的生命周期又很短,对流层气溶胶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天到几周,平流层中虽然气溶胶寿命较长,但总会消失,当反射粒子形成的气溶胶作用结束后,气温可能会出现“反弹”,进而引发更加极端的天气,这是难以估计的风险。

  在高超超看来,这些地球工程设想只是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后备方案。

  综合《科技日报》《光明日报》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变暖地球正在加速
给地球撑把“太阳伞” 对抗全球变暖可行吗?
一年烧开了十三亿壶水 海洋变暖持续将会怎样?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给地球撑把“太阳伞” 对抗全球变暖可行吗? 2021-06-23 2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