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精美绝伦的三星堆之宝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宝上新
精美绝伦的三星堆之宝

  ■综合新华网消息

  ●三星堆有哪些神奇的祭祀行为

  3号坑出土的器物不仅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对了解古蜀王国时期的祭祀活动、复原当时的祭祀行为也很有意义。

  6号坑发现的木匣,以前在成都平原甚至四川盆地都很少见,为研究祭祀行为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祭祀会连建筑一同烧掉吗

  8号坑发现大块红烧土的痕迹,初步判断是木或者竹构泥墙的残块,从体量推测可能来自大房子。

  在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大型建筑往往是神庙或宗殿性质,而非普通民众居住。

  ●古蜀王国为何把国之重器掩埋地下

  6号坑比7号坑后挖,如果是亡国宝器说,那么在相距并不遥远的时间,古蜀王国连续被亡了多次吗?

  掩埋木器的6号坑和发现金面、象牙器的5号坑更像祭祀坑,剩下的坑应是祭祀器物的掩埋坑,碳14测年将对几座坑的性质判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1986年,三星堆1、2号祭祀坑发现,一醒惊天下。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数千件珍贵文物昭告着在3000多年前的中国西南地区,竟然还有一个如此发达的古蜀文明。

  2021年,三星堆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中又出土不少精美文物,再次震惊世人。顶尊跪坐人像表现了古蜀人把中原地区青铜文化为我所用、进行天马行空改造的风格,成为已知古代青铜器中的孤例,极可能是未来的国宝级文物。三星堆版的“四羊方尊”保存完好,在三星堆遗址前所未见,在同时期整个南方地区也发现不多,形制稀罕……进一步丰富了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再次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提供了典型实证。

  与1986年发现的2号坑方向相同,位置也基本并排分布,文物同样丰富,目前出土文物最多,已发现百余根象牙,象牙下是30多件体量巨大的青铜器,又是一座青铜器的宝库。

  青铜大口尊

  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中最早发现的器物,是典型的商末南方风格青铜器,通高逾60厘米,肩部饰兽首、鸟首,整体雄浑大气,蔚为壮观,是国内发现的最大一件大口尊。

  圆口方体铜尊

  国内唯一科学发掘出土的一件,另一件是传世品。这件铜尊不仅器型少见,纹饰也非常精美。

  顶尊跪坐人像

  3号坑发现的第三件青铜器,是古蜀先民在一件商末南方风格大口尊上作了若干改造的结果,口沿内部的短柱、肩部的附饰、圈足下部的平板,均系后加,为已知古代青铜器中的孤例。这种罕见的器型,专家认为将是三星堆出土的又一件国宝级文物。

  目前清理出了一件很大的金面具以及一些残的金箔、金片、象牙雕刻残片。

  最早发掘进展最快,文物全部揭露,和当年1号坑相似,满坑铺有灰烬,但出土文物要少一些,灰烬之下是20多根象牙,象牙下有玉器、陶器、金器等,出土了一件齐家文化的玉琮。

  丝织物残痕

  4号坑发掘的丝织物残痕,是四川首次发现3000多年前的丝绸遗痕。正在发掘的3号坑,在采集的土样中发现了更加明显的丝织物残痕,有的看得出清晰的经纬组织。

  金面具

  是半张残件

  宽度约23厘米

  高度约28厘米

  重量大约为280克

  比完整的金沙大金面具

  还要大

  厚度非常厚

  不需要任何支撑

  就可以独自立起来

  专家推测

  这件黄金面具完整的

  重量应该超过500克

  将是国内所发现的 

  同时期最重的金器

  目前确认有两件比较重要的文物,可能是当时的木器,一件类似于木匣子,它的整个平面规整,长1.5米左右,宽和高都是四五十厘米左右,边壁碳化,有朱砂的痕迹。

  面积最大,正发掘坑内填土,此前勘探发现有金器和青铜器、象牙等迹象,比较值得期待,在填土堆积里发现有大块红烧土,确定是墙壁的残块,应该是神庙,宗庙或者宫殿等大型建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国宝上新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国宝上新 2021-03-22 2 2021年03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