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山县文炳亚老人用实际行动传承良好家训,培育优秀家风
~~~呼吁更多爱心人士继续捐赠抗战文物史料
长期不按规定线路行驶~~~
~~~
石鼓区角山镇:~~~
~~~衡阳县交警巡逻查获,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不”家训代代传
衡山县文炳亚老人用实际行动传承良好家训,培育优秀家风
文老组织家庭成员重温“四不”家训

  ■通讯员   旷雨澄   黄笑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家风,来自于一个家庭的优良传承。有这样一个家庭,以严格的“四不”家训代代传承,他们相处和谐、孝老敬亲、恩爱互助,用实际行动传承良好家训,培育优秀家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四不”家训代代传的好家庭。

  今年77岁的文炳亚老人是一名退休干部,趁着节后儿女们团圆之际,文老组织家庭成员们一起重温了“四不”家训。说起来,这“四不”家训是文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历总结而来的。文老要求自己的儿女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贪、不懒、不假、不拖。不贪:即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不懒:即勤劳持家,勤政为民;不假:即实事求是,不做表面文章;不拖:即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泥带水。

  文老的妻子罗爱莲曾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40年,桃李满天下。在他俩的言传身教下,三个儿女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家风正则党风正。这些年来,儿女们秉承着“四不”家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作为扶贫队长的大女儿文红村,因为在基层扶贫工作出色,被评为全省最美扶贫干部;大儿子文更村在衡山经建投有限公司,工作认真负责,曾多次荣获县里的“三等功”;小儿子文志村在衡山县市场监管局工作,积极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服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女婿和儿媳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女们在践行“四不”家训的过程中,给孙辈们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孩子们各自从父辈的言行中认真传承着“四不”家训,茁壮成长。

  “曾曾,在北京好不?听到了不?”只要有机会,文老就会与在外地求学上班的孙子孙女进行视频连线,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不忘教导他们谨记“四不”家训,在任何地方都要守护初心,传承良好家风。对于文老来说,他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将“四不”家训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文老说自己在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深切地感悟到:“一个国家有了好的国风,国家才会国运昌盛。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有了好的家风,这个家庭才能和睦兴盛。我们只有一代做给一代看,上代带着下代干,国家就大有希望,家庭也大有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四不”家训代代传
56件文物史料再现抗战烽火
省际班车 被顶格处罚
男子正欲跳河 特警飞奔救人
首届春社民俗文化活动周 明日启幕
车厢焊接油箱,货车变身“移动加油站”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四不”家训代代传 2021-03-12 2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