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日通报,1月3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9例(上海4例,北京2例,天津1例,湖南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33例(黑龙江22例,吉林10例,河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9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25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8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02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47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415例,无死亡病例。
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春节非必要非紧急不出国
据外交部“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2月1日消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扩散蔓延,多国发现变异病毒,中国公民海外出行仍面临较大健康和安全风险。春节假期将至,外交部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要密切关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发布的安全提醒和海外疫情信息,充分评估当前国际旅行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滞留国外、隔离期长等严重风险。减少旅游、访友等非必要事由出境行为,做到“非必要,非紧急,不出国”。
专家教你乘火车飞机时如何科学防护
一年一度的春运正式拉开序幕,那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如何科学有效防护?
研究人员建议,为降低感染风险,乘火车出行时,同一排至少间隔2个座位就座,旅行时间最多3小时为宜。座位消毒、出发前对乘客测温、勤洗手等措施有助降低新冠感染风险。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气溶胶实验室负责人要茂盛1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民众戴好口罩;尽量少触摸公共场所物品的表面;尽量避免去交通设施的卫生间;尽量通风;尽量用一只手触碰自己,另外一只手负责推拉门;与他人保持距离。
乘坐飞机是否也会增加感染新冠的风险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认为,民众在航空旅行时,需在安检排队和航站楼内耗费大量时间,可能会与其他人及物体表面密切接触,增加了新冠感染风险。不过,得益于飞机上的空气流通和过滤系统,大部分病毒和细菌很难在机舱里传播。但如果身处拥挤的机舱,就很难保持社交距离。人们在机舱里通常坐得很近且持续数小时,这增加了暴露于病毒中的风险。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专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站上发表的文章认为,乘飞机旅行感染新冠的风险,一般比乘火车或在办公室、教室、超市里感染新冠的风险低。因为飞机上的空气流通速度远高于普通建筑内部,机舱中循环的空气一半来自舱外的新鲜空气,一半来自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过的舱内空气。与其他乘客的接触是可能的感染风险,不过座椅靠背部分发挥了物理隔离作用。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等组织的专家也给出了乘坐飞机的防护建议:戴好口罩;在感觉不适时尽量不出行;限制随身行李数量;与他人保持足够距离;及时向机组人员汇报其他乘客不舒服的情况;调节头顶上方空调出风口的风量至最大,并对着头部方向;尽量坐着不走动;频繁洗手或消毒,避免用手触碰面部。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防范涉疫苗犯罪专项行动
近期,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严厉打击严密防范涉疫苗犯罪专项行动,主动排查、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经营、走私疫苗,接种疫苗过程中发生的非法行医和以疫苗为幌子进行诈骗等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疫苗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秩序,保障民众生命健康安全,有效服务疫情防控工作。
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江苏、北京、山东等地公安机关近日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新冠疫苗案件,打掉了造假窝点,斩断了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现场查扣假新冠疫苗3000余支。经审讯查明,2020年9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孔某等人为牟取暴利,通过向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注入生理盐水加工制作假新冠疫苗,并层层加价销售。目前,孔某等人制售的假新冠疫苗流向均已查明。
制售假新冠疫苗等涉疫苗犯罪性质恶劣,危害严重。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始终保持对各类涉疫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同时,加强与行政监管等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落实全链条监管、全系统防范,决不让此类犯罪活动扩散蔓延。公安机关提醒民众通过正规渠道接种疫苗,以免上当受骗。一旦发现非法买卖、制假售假等问题,请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拨打110举报。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