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如果你在银行存3年的定期存款,刚过了2年就要取出来,银行就会“靠档计息”,按照2年的定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给你。
但是,这种情况马上就要改变了!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不提前支取不受影响
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发布公告称,2021年1月1日起,对于提前支取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也就是说,假如按下表中的利率计算,把10万元存3年定期,才过2年就提前取出,过去能拿到4500元利息,明年开始,只能拿到600元利息了。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年底前提前支取,利率仍然按照靠档计息方式计算,而到了明年再进行提前支取,利率将改为活期利率。
当然了,如果没有提前支取,而是按照存款期限正常取出的话,利息不受影响。
目前银行广泛采取的靠档计息模式,错了吗?
事实上,《储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就对提前支取定期存款进行了明确规定——“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的部分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其余部分到期时按存单开户日挂牌公告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也就是说,靠档计息本来就是不规范的形式,有违这个条例。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就这一问题下发通知,提出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靠档计息明明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利息,为什么监管部门突然叫停?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靠档计息一是扰乱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可能导致银行“高息揽储”等无序竞争行为;二是加重银行负债成本,如果银行将成本转嫁到贷款环节,可能推高贷款利率,不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此外,董希淼也认为,从中小银行的角度看,部分中小银行吸收高成本存款后,如果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跟不上,会加大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压力,影响其发展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这一调整对银行有何影响?
一位国有大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取消靠档计息不会对揽储带来太大压力,还能够一定程度降低银行成本,对控制风险也有所助益。
“一般储户是考虑到未来几年不会用到这笔钱,才会存较长期限的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概率低,受计息规则调整的影响小。”一位股份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表示,一旦有一天储户突然急需用钱,大概率也不会被利息所左右。
这位理财经理也表示,在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可达到3.8%以上,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大型银行是由于网点多、客户稳定,所以在揽储上受到的影响较小。而中小银行常以高利率作为揽储的吸引力,计息规则调整或将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的储户流失风险。对此,中小银行应加强自身特色优势建设,积极调整,防范相关风险。
目前,除各家银行官网贴出了相关通知外,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在数月前接到相关通知时,就已经开始陆续通知大额储户。但仍有部分网友表示,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也不太了解相关政策。
现在距离调整日只剩不足10天,银行应积极通过短信、App、电话通知等多种渠道对储户进行提示,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相关新闻
互联网存款产品纷纷“下架”
12月18日,蚂蚁集团率先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48小时内,支付宝、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陆金所、腾讯理财通、携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多家平台宣布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
12月18日上午,支付宝下架了银行存款产品。对此,蚂蚁集团方面回应称,根据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存款行业的规范要求,目前蚂蚁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均已下架,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持有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蚂蚁会认真落实监管相关规范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蚂蚁集团回应的8个小时后,12月18日晚,度小满金融表示“我们会严格遵守相关政策规定及监管要求,拥抱监管,坚持合规经营。”度小满金融方面启动平台上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处理工作,产品下架后将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已购买相关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关于该业务的未来,度小满金融方面表示“我们会根据监管政策的要求,不断完善相关业务。”
随即,多家“巨头”陆续开始“下架”或停止新增互联网存款产品服务。除支付宝与度小满金融外,京东金融、陆金所、腾讯理财通、携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美团理财等也出现在这份“名单”之内。
关于该业务的未来,目前从几家金融科技公司的回应来看,基本类似,均提及关注并落实监管相关规范或政策。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