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 焕
本报讯 “配对成功了,证明我们有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缘分,希望素不相识的他能早日康复。”11月30日下午,南岳区志愿者杨阳(化名)完成了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成为衡阳市第25例、南岳区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1月30日,杨阳在连续五天打了6针动员剂后,8时50分开始正式采集造血干细胞,经过近5个小时共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53毫升,捐献过程十分顺利。因捐献造血干细胞有“双盲”原则,杨阳并不知道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谁,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他人送去了“生命火种”,给了受捐赠者新生的希望。
“社会需要爱心,需要一种温暖和向上的力量。”完成捐献后,杨阳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初心。据悉,今年40岁的杨阳是南岳区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副总、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师。2016年8月18日,杨阳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参加了南岳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他感慨地说:“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多一个人加入,对病患来说就多一线希望。”为此,他果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