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戴 玮 刘 鹏
本报讯 11月30日,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在湘江大源渡河段进行鸟类监测时发现,六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现身公园“过寒假”。这也是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自2016年以来,连续五年观测到中华秋沙鸭。
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观测到的六只中华秋沙鸭三只为成年雌性,三只为成年雄性,这也是该公园单次发现中华秋沙鸭数量最多的一次。在公园内,这六只“鸟中贵客”时而在水面畅游嬉戏,时而如同利箭般一个猛扎窜入水中潜水捕食,在水面激起一阵水花。这样悠闲逍遥的日子,将持续到来年三四月天气回暖,它们便又会飞回至西伯利亚一带进行繁衍。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它们以清澈的河流、水库为栖息地,虽然越冬范围很广,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却十分严苛,尤其对水质变化比较敏感,是水环境质量的“生态试纸”。
近年来,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持续做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为越冬候鸟提供集优美自然环境、优良水质和丰富动植物资源于一体的“候鸟衡山驿站”,吸引了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和小天鹅、白琵鹭、白额雁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大批候鸟来此落脚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