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邹红辉 彭 斌
11月25日,市“引客入衡、送客入村、旅游消费”暨蒸湘区“十佳乡村旅游点、十佳特色农家菜”表彰活动在雨母山镇幸福村举行,市、区尤其是周边乡镇的游客闻讯赶来,烧旺了旅游“冬天里的一把火”。
送客入村
数百名游客走进幸福村旅游消费
雨母山镇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生态良好,文化底蕴厚重,蒸湘区委书记周法清如数家珍:人文圣地、生态明珠、幸福家园、书画之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湖南省环境优美乡镇”“衡阳市最佳镇村旅游地”等荣誉称号。
据介绍,宋朝《太平御览》引《荆洲记》云:“湘东有雨母山,山有祠坛。每祈祷无不降泽,以是名之”。相传雨母山是上古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巡幸之地,帝喾受颛顼帝之命,率兵前来征讨术器作乱,将术器斩首于雨母山上,并在山中留下了“败阵坡”“落马桥”等历史遗迹。雨母山帝喾祠是舜帝南巡至衡阳为纪念帝喾历史功劳而修建的,现为全国仅有的祭祀帝喾两处场所之一。2002年,雨母山被划为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香樟群落,有国家重点保护的各类野生动物达10多种。
活动启动当天,各大旅行社和自驾车旅游协会组织的数百名游客、几十辆自驾车,浩浩荡荡“进村入户”,瞻帝喾寺、漫游“绿道”、吃农家菜、买土特产。沿途欢声笑语,购销两旺。游客们不时感叹道:雨母山真是好地方,吃住行游购娱都不缺,还离市区近,不愧为雁城“后花园”,今后要常来逛逛洗洗肺。
记者现场看到,华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林食品科技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均在广场摆摊设点,不时有货车驶入补货;蒸湘区腾跃工艺厂销售的各种手工艺产品十分抢手,工作人员满脸笑容:“我们的手工艺品在景区很好卖……”观光旅行社总经理桂洋带着其几十人的旅游团“前来凑热闹”,盛装的游客们十分活跃,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拍照留影。据了解,当天,仅幸福村红杉农庄旅游消费农副产品展销会,几小时就销售土特产5万余元。
文旅融合
雨母山景区厚积薄发焕然一新
近几年来,雨母山景区景点建设明显加快。
随着《雨母山景区融合发展规划》的出台、3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以及成功引进了华侨城城市度假区和银泰度假区两大战略引领性文旅项目,奠定了雨母山温泉度假、生态休闲的发展定位。相继全面完成了景区公路提质改造和民房改造,启动了雁雨寺、帝喾祠改扩建项目建设,新建了十里荷塘、桃花缘等景点,先后举办了雨母山山地自行车挑战赛、雨母山市民徒步大会、千人彩跑等文体活动。与此同时,以纳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区项目和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推进镇为契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3个,流转土地1.5万亩,建成规模农业基地18个,现代农业集聚发展,建成了临江、新竹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和幸福、七里山现代农业示范片区,构建了“雨母花、雨母蔬、雨母鱼、雨母果”四大支柱产业,打造了临江桃花缘、幸福水耕鱼、龙兴山庄等一批特色农业,形成了以田园风光、观光康养、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雨母山镇已成书画之镇。通过充分挖掘雨母山厚重的历史文化,坚持书画“五进”活动与文明创建结合起来,已相继建设临江、幸福等8个书画活动室,镇村书画创作与展出呈现常态化,干部群众爱书画、品书画、藏书画蔚然成风,成为衡阳市首个书画之镇授牌镇;并新建了雨母山镇艺术家部落,该部落占地面积6亩,设有活动广场、作品展示区、艺术家创作室等功能区,很好地实现了艺术创作和旅游发展的有机融合,艺术家部落也因此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传播文明的“金字招牌”。
“厚积而薄发”。如今的雨母山镇焕然一新,徜徉十里八村,沿途商贾云集,四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云会山庄、雨梓清境农家体验馆鳞次栉比,怡康居木屋农庄、幸福别院各具特色,雁城鸡铺、红杉农庄、衡州别院等餐饮令人垂涎欲滴……此次表彰的十佳乡村旅游点、十佳特色农家菜均是从中选出,难怪上台领奖者毫不怯场,一个比一个“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