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小雪节气过后,冷空气便兢兢业业,冷也是实实在在的。淅沥的冷雨,呼呼的北风,又是冷空气匆匆赶路熟悉的脚步声。26日下午,新一轮冷空气长驱直入、“咄咄逼人”,将各地气温再度打入“低谷”,从热腻到冻怕,天气变得比翻书还快。监测显示,26日,南岳山上最低气温下探至零下0.4℃;衡阳市城区最低气温则为6.8℃。市气象台预计,本周日(29日)起至12月1日,太阳或短暂露脸,气温小幅回升。
气象学上入冬的标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第1天即为入冬之日,22日起,衡阳正式迈入了冬天门槛。由于前期基础气温较低,新一轮冷空气到访不会带来明显的降温降水天气过程,27日、28日维持小雨天气,受冷高压脊控制,辐射降温,29日清晨气温将下跌至6℃附近,11月29日至12月1日,转为以多云天气为主,“流浪”已久的太阳或与大伙短暂相见,12月1日最高气温将回升至15℃左右;预计,12月2日,新一轮冷空气“到货”,最高气温将下挫至8℃上下。
专家提醒,近期,多阴雨天气,阴雨湿滑,加上雨雾影响,能见度偏低,司机朋友应保持车距,谨慎驾驶。气温低迷,市民应及时添增衣物,以防着凉感冒。
相关链接:
寒潮、流感+新冠
这五类人需特别注意
当前,我国流行性感冒已经进入流行季,同时,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蔓延,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最近几天,全国多地气温“断崖式”下跌,降温幅度达10℃以上,气温骤降,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出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
专家表示,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特殊关注。
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因此特别要警惕。
国家卫健委组织制定并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方案指出,人群普遍易感流感,但年龄≥65岁老年人、年龄<5岁的儿童、肥胖者(BMI>30)、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为高危人群,这五类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尽早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