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之 “幸福密码”
2020年08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靠一辆拖拉机,他挣下两套房,培养出两个大学生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之 “幸福密码”
花园式的梅花村村部
接到业主的电话,杨志毅开着拖拉机出发了
阳台上种了许多花草,刘利民每天都花时间去打理
整洁的村道两旁,红黄相间的花朵竞相开放
  ■文/李少华   刘泰一  图/周   围

  闲下来的时候,杨志毅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妻子刘利民在客厅里对唱一曲。调试好音响,打开射灯,选上一首抖音里最流行的情歌,夫妻俩就拉开嗓子,欢快的歌声就从这个位于四楼的房间里飘了出来。

  这套面积156平方米的房子是杨志毅一家在2018年年初装修好并入住的。四室两厅,装修花了20多万元,风格简约却不失精致。偌大的电视机两边各摆放着一个大音响。射灯打开时,客厅里旋转着彩色的光圈。只要没有出工,杨志毅就会和妻子在这里唱唱歌,哼着生活的小幸福。

  今年48岁的杨志毅是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坦塘组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他和妻子打拼出让人羡慕的幸福生活:自己开车给人运送装修材料,每年纯收入有10余万;培育了两个大学生,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妇幼保健院当医生,儿子正在上大二。作为农村家庭来说,日子算得上是富足了。梅花村村支书刘准也打趣说:“他们过的已经是‘大康’生活了。”

  A

  乡村“花园”小区里的新生活

  走进梅花村,整洁的村道两旁红黄相间的花朵竞相开放,香樟、柳树、桂花树等分布在观景池边、休闲小广场上,房前屋后尽显郁郁葱葱。蒸水河环绕整个村庄,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水田里,刚刚种下去的晚稻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坦塘组位于村子的西面,一条四五米宽的村道与村部相连。两栋楼房矗立在路旁,这是坦塘组村民在2017年集资500万元建设的集中连片住房。当时,担任组长的杨志毅召集村民开了两个会,就把建设资金凑齐了。每套房大约18万元,杨志毅买下了其中一个单元的四楼和五楼两套房。

  在坦塘组的集中连片安置小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这些都是村里捐建的。杨志毅说,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对各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很大。绿化带里种上了绿植和花草,杨志毅每月都会义务进行修剪。小区门口摆着分类垃圾桶,旁边还有垃圾分类的科普宣传栏,地面非常干净。孩子们拿着玩具在开心地玩耍,一旁的老人弯腰翻晒辣椒,一派悠闲静谧的田园景象。

  小区还修建了活动中心,组里开会或村民办红白喜事都可以在这里举行。每到傍晚,宽大平坦的广场上聚满了跳广场舞的村民。刘利民是广场舞的组织者,每天从自己家里搬来两个大音响,在网上学了一套新舞蹈后,她就带领大家一起跳。门前那条村道也从之前2.6米拓宽到4.5米,现在村民们开车回家非常方便。

  这些都是杨志毅担任组长后,带领村民打拼出的新生活。

  B

  远近闻名的“杨队长”

  杨志毅的老房子就在新建小区的隔壁,以前是一套平房,遇上下雨房子经常漏水,只好拿着脸盆到处接水。后来,杨志毅借钱进行了翻新,才摆脱这种窘境。

  19岁时,杨志毅就南下广东佛山学修车,几年后出师,每个月能挣到一千多元。1994年,当时西渡镇的乡镇企业咸水汽车修理厂要招一名修理工人,想着照顾家里方便,杨志毅就回来了。他和妻子刘利民都在修理厂上班,他修车,妻子给他打下手。

  但随着民营修理厂的增多,咸水汽车修理厂日渐式微,收入仅仅能解决温饱。刚好翻新房子欠下不少外债,在修理厂干了12年的杨志毅决定另谋出路。他贷款买了一台拖拉机开始跑运输。

  那时候,衡阳的房地产市场火热,到城里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装修材料的需求量很大。他看准机会,专门做装修材料配送。一年后,就还清了贷款和外债。

  随着业务量的增多,杨志毅不仅自己做,还带着村里人一起做。由于他吃苦肯干、为人诚实,业主跟他定好的工资,他一分不少地跟大家结算。久而久之,跟着他干的人越来越多,团队如今已有20多人。在配送装修材料方面,他是西渡镇上远近闻名的“杨队长”。

  2011年底,梅花村与周边村的种植大户联合成立了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杨志毅将家里的七八亩田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一门心思跑运输。近年来,村里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村里的“穿衣戴帽”工程、村道建设等也给杨志毅他们提供了许多的务工机会。

  几年前,杨志毅一天能挣两三百元,现在业务量大了,他们的务工收入也水涨船高,一天能赚六百元左右。空闲的时候,杨志毅会用手机拍下工作的日常,发在短视频平台。偶尔也写写诗歌,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看得出他对如今生活的满足和热爱。

  C

  勤奋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梅花村已连续三年举办了春晚,在去年的梅花村春节联欢晚会上,杨志毅写了一首《三句半·梅花飘香》。“村支两委班子强,梅花村里大变样,西界公路连四方——小康。”三句半表演唱出了村民心中的小康歌,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梅花村是在2015年由原蛟龙村和小梅花村并村整合而来,距县城西渡仅1.5公里,离衡阳市区20分钟车程,现在被称为衡阳县“五朵金花”之一。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在以前却面临“电不通、水不通、观念不通、村级事务考核评比全县垫底”的发展窘境,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梅花村新一届党支部班子知难而进,用不到五年时间彻底甩掉“软弱涣散”帽子,将“三不通”村打造成城市后花园、网红打卡地,先后夺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6万元,补上了发展短板,盛开了小康之花。

  梅花村的发展变化也给杨志毅他们带来了实惠。土地流转后,村民们闲时可以像杨志毅一样在县城及周边务工,农忙时则到合作社做工,土地有租金收入,在合作社做事还有务工收入。近两年,梅花村推出“共享农场”,村民获得“不下地也能收菜收钱”的喜悦,全村已建成星级以上休闲农庄3个、特色农家乐6个。生活条件好了,村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杨志毅说,现在村里的大学生已经有十五六个了。

  杨志毅说,村里正在打造梅花文化康养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他打算等儿女们成家后,就把另一套房子装修一下,和妻子一起经营“民宿型”家庭旅馆。“现在村里发展这么好,只要肯干,只要勤快,赚钱的机会多的是,也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靠一辆拖拉机,他挣下两套房,培养出两个大学生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靠一辆拖拉机,他挣下两套房,培养出两个大学生 2020-08-14 2 2020年08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