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研发出“精准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抑制剂
  急性髓性白血病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率较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和刘静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研发出一种可“精准”杀死FLT3激酶突变所致癌细胞的抑制剂,经试验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血液学》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急性髓性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种,它发病的直接原因是髓性细胞的“失控”。髓性细胞会克隆、增殖、异常分化,快速渗透到骨髓、血液和脾、淋巴结、肝脏等处,引发造血系统异常。

  经研究表明,30%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是由髓性细胞中的FLT3激酶突变所致。目前,国际上已有数种FLT3激酶抑制剂被批准作为临床药物上市,但这些药物都会“误伤”未突变的正常FLT3激酶和“长得很像”的另一种激酶cKIT,导致贫血、出血、毛发白化病等毒副作用。

  近5年来,刘青松研究员课题组与刘静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开发出三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抑制剂,其中第一代抑制剂HYML-122经国家批准已进入临床I期试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效力、精准度等指标,通过进一步研究,研发出新型第三代抑制剂CHMFL-FLT3-362。

  经过在蛋白、细胞、动物等各层次上的试验表明,这种新型抑制剂对突变的FLT3激酶的“识别精准度”明显提高。在小鼠试验中,抑瘤率高达95%,能够显著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与已上市的药物米哚妥林相比,能够显著降低试验动物斑马鱼尾部畸形的出现。

  研究人员表示,将进一步评估这种新型抑制剂的安全性,争取早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向产业化方向推进。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超千万吨
5月快递业务量 同比增长超四成
全国计划选派 22842名教师支教
我国研发出“精准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抑制剂
四连中!湖南购彩者再中体彩大乐透1858万大奖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我国研发出“精准型”急性髓性白血病抑制剂 2020-06-12 2 2020年06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