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23日正值全国两会期间,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项目传出“蓝色”捷报:海管铺设成功实现1532米深水作业,创造了我国海管铺设新纪录。华菱衡钢为陵水17-2项目生产供应了1万多吨海底管线管,推动我国海底管线铺设能力正式迈入“1500米+”的“超深水”时代。
海管是输送油气的“大动脉”,被喻为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生命线”。按照海域深浅,300米以上为深水,1500米以上为超深水。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超深水海管铺设不仅施工作业难度大,而且对海底管线管的产品性能、质量、尺寸要求都极为苛刻,而超深水海底管线管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
陵水17-2项目是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要批示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海洋工程行业首次涉足1500米“超深水”作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华菱衡钢勇担国产化重任,为该项目量身定制多个规格超深水海底管线管。试制过程中,华菱衡钢技术、生产人员创新思路设计产品成分,不断摸索优化热处理、轧制工艺,并精心控制质量,产品不仅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而且耐腐蚀、焊接性能优异,几何尺寸、表面质量达到超高精度,顺利通过了严格的“背靠背”试验。技术鉴定会上,权威专家组以“总体非常成功”“接近完美状态”给予高度评价。华菱衡钢最终成功实现批量生产供货,1500米深水首迎“中国管”。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而在此前的5月21日,华菱衡钢研发生产的BJ890起重机臂架管助力中国吊装“巨无霸”——三一重工4000吨双臂架履带起重机完成交付,开创国内超大吨位起重机臂架国产化先河,为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工程、核电、风电等行业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再添“吊装神器”。
据了解,国内最大起重量超过3000吨的履带起重机不超过10台,达到4000吨的屈指可数,且超大吨位起重机臂架用管此前完全依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