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陆 意
图/本报记者 唐 翔
通 讯 员 曹正平
春光无限好,耕作正当时。近日,在蒸湘区呆鹰岭镇土桥村的天易生态家庭农场里,趁着大好春光,工人们分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翻土、除草、追肥……为接下来的蔬菜种苗移栽作准备。
为提高种苗质量和产量,辣椒、苦瓜、茄子等蔬菜苗正在进行异地育苗。疫情防控期间,农场向工人们发放了防护物资,并对农业生产用工人员和前来收货的菜贩进行体温监测登记。同时,对各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全力保障春耕安全。据了解,农场内近期可上市的蔬菜有花菜、小白菜、上海青、油菜、包菜等,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目前,该农场向市内的大型超市日均供应蔬菜量达2000多斤。预计在三、四月份蔬菜进入盛产期后,日均供应量可达4吨。
“疫情的阴霾渐渐散去,我们准备大批量生产上市,确保每天至少1000斤货品推向市场。”呆鹰岭镇颇有名气的“蘑菇大王”刘占魁向记者保证,“疫情时期,保证价格平稳。”据悉,刘占魁种植蘑菇3亩地,采用优良技术,产品优中选优,目前全家老少一起动手采摘蘑菇,让消费者能吃上最新鲜的蘑菇。
蒸湘区农业新型主体、村民个体发展特色种养,势头强劲。但冬春作物受疫情影响在所难免,有货不能上市,有市无价,急需生产资料难以购买等情况都有。针对这些问题,蒸湘区委、区政府积极联系收购商贩、商家每天定时进村定点收购时鲜蔬果,村“乡村嫂嫂”电商扶贫站携手电商“农民伯伯”上线推销。动员村民将鸡、鸭等禽类、鳜鱼等鱼类,暂时存栏、存塘,共挺难关,待市场回暖,上市销售。
当下,蒸湘大地正掀起春耕备耕热潮。新型农业主体发挥规模种植、大棚种植优势,忙着播种,一派忙碌景象。湖南华达田园生态有限公司种植时鲜蔬菜,现已请工育苗200来亩。贫困户肖满生计划种植蔬菜3亩,已购回种苗;刘冬毛计划购买黑山羊种羊6头、养鱼水面20亩……个体农户,户户有准备,只待天气晴好,即动手翻地播种。
■相关链接
目前,蒸湘区18家近6000亩蔬果基地正常生产营销,23家种粮大户陆续启动生产活动。据统计,该区蔬果每周生产供销产量超过300吨,主要蔬果红菜苔、白菜苔、大白菜、条根白、萝卜、花菜、甜橙、草莓等作物长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