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读残雪的《从染缸里突围》
~~~——读残雪的《从染缸里突围》
~~~——读残雪的《从染缸里突围》
~~~——读残雪的《从染缸里突围》
2020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但愿更多地 呈现人性的美好
——读残雪的《从染缸里突围》
  文 芳

  近日读《读者》杂志登载的残雪写的《从染缸里突围》,于是想对这篇文章和残雪本人做一些评说。

  文章共有八个自然段。前面七个自然段残雪提到小时候与别人的“吵架”,或者群体一起对别人的“攻击”,于是作者自己成了“寂寞的游魂”。后来残雪进了一家小厂,她口无遮拦,于是工厂里的“小领导、办公室干部、老师傅等,一律对我白眼相向”,以至于后来被工厂“开除”。后来,她成了一个专业作家,她的人格“开始了内部的分裂”。最后残雪认为自己通过自己的写作,没有“堕落得不可救药”。

  读完残雪的这篇文章,感觉残雪是个不善于与他人交往的人。如果童年时候与他人的争吵是因为年少无知和逞口舌之快,那么她成年后在工厂和在作家协会与单位之间长久的“冷战”,说明了残雪可能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人。从残雪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残雪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她把对他人的爱憎都表现在自己的语言中,而不能去体谅他人的感受。她如同一只刺猬,对别人的言行处于攻击状态。当然,她一方面保护了自己,另一方面让自己变得“孤立”。

  从残雪的描写中,不难看出现实生活中残雪内心的落寞和她的不合群。以前,看过她的另外一篇文章《山上的小屋》,感觉那篇小说的特点是,文章的逻辑思维很跳跃,让人一般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读后,我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难免会在写作中体现出来。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问题。他们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在生活中处处“争强好胜”。虽然,他们也有才能,但是他们却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我们和他人交往过程中,不是要失去原则去迎合他人,折损自己的尊严和利益。可能,你一味对他人的忍让和求全,也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所以,凡事都有两面性。

  残雪的“不合群”,让她在她和他人与社会中无形划了一个分界线。在分界线的一端,是她的“个人世界”,在她的另一端,是她的“外在世界”。在她看来,世俗生活已经变成她写作的“燃料”。可以想象,她小说里的人物和场景是凄惨的,甚至主人公有不同于常人的心态。因为,文章不难看出,在她成年之后,她本人就无形中把她自己和他人孤立起来了。

  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过程中变得理智而游刃有余。但愿我们的作家,可以给读者呈现世界和人性的多元性的同时,更多地呈现人性的美好、对弱者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欲秀而苍写衡岳
但愿更多地 呈现人性的美好
心灵上的震撼
“段”章取“议”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但愿更多地 呈现人性的美好 2020-02-21 2 2020年02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