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跟上脚步》,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作者是著名企业家、万科集团的创始人王石。
在书中,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我身处的社会、我所带领的企业和我自己,都在高速发展,我们的速度太快了,灵魂跟不上来,从而社会中充满浮躁,迫切感觉到,为了可持续,需要自我控制,不高估眼前,不低估未来,戒浮躁,踏踏实实做事,让自己慢下来,让灵魂跟上脚步。”
作为探险运动家的王石,用双脚丈量过高山,丈量过极地,丈量过戈壁……当他两次踏上玄奘之路时,开始了这样的灵魂追问。在他和自己的灵魂对这条历史之路有过种种叩问后,便有了这一本书,也有了——“让自己慢下来,让灵魂跟上脚步”的感叹。
虽然这是一本已经出版多年的图书,但这句话却一直在流行。
这句话,曾经是许多人想要的修炼境界,但很遗憾的是,能够真正去践行的人并不多。
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践行着这一理论。
因为疫情的发生,假期延长了,我们无法如以前一样能到处行动,不得不静静地呆在家中。
这种日子,当然不是我们所盼望的。也许,当日子在万般无奈和忐忑不安中度过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有了静静与灵魂对话的机会和时间。
这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我看到了许多这样的对话和感悟——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就是活着。只要我们健健康康,我们的家人平安,我们的生活就是美满的生活,我们的日子就是顶好的日子……”
疫情肆虐让我们明白,健康是一切美满人生开始的基础。
“再放几天假你就会更加明白,不是工作需要你,是你真的需要工作。工作的辛苦远比懒惰的生活更让人幸福。”
无法到岗让我们明白,我们平常讨厌、看似繁重的工作,其实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从不管孩子的家长和孩子有了亲子沟通,一年说不了几句话的夫妻打开了话匣,不知道孝敬老人的子女也开始尽孝道,它让我们爱上了回归之路。”
“这些隔离的日子让人心更贴近。”
居家生活让我们明白,相聚亲情浓,亲情最珍贵。
“儿子今天对我说,妈妈我看新闻了,今天没有新增。我们到底哪天开学啊?我憋死了,我想去上学。这不爱学习的小哥哥主动想上学了。”
开学无期让我们明白,没有学上的日子才真正让人心忧无助。
“初几的时候。我跟儿子干妈聊天。说想捐一点钱尽点心意,尽自己微薄之力。儿子听到了,他主动拿出钱。把二维码发给他,他比我多捐100块。贫穷富有先放一边,我们尽微薄之力,善良很重要。我觉得武汉这么大的事情,儿子能有所触动,我也替儿子骄傲。”
共克时艰让我们明白,灾难也是磨砺,也会让人成长。
“病毒给人类上了深刻的一课,它让我们懂得了敬畏,它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岁月静好。”
非常时期让我们明白,平常的日子其实是最好的赐予。
“按传统习俗,过了十五,这个节就算过完了——该走亲访友的、该回去上班的、该外出打工的……这一切,都因为一场病毒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路封了,村庄之间互相阻隔,亲情友情只能追忆,就连去购买生活用品,也得按防控要求才可以前往。对于像我这样大量从工作之地返乡探亲的人来说,想按原来的计划返程,尤其是白日梦了。”
被动隔离让我们明白,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自由,原来是如此重要如此美好。
“一个人在房子里呆着,实在太难熬,疫情结束后,还是要考虑恋爱结婚。”
孤独单调让我们明白,有爱情婚姻的人生会更完美幸福。
“一起经历磨难,一起同甘共苦,想来也是一种财富吧。多年之后,当我们个个满头白发再回老家聚首的时候,此时的经历,都是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深刻记忆吧!”
经过磨难让我们明白,苦难的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
“病毒虽然无情,但我们也不能束手待毙啊!一切苦难终归过去,只要我们心怀希望,人生总会美好如初!”
直面灾难让我们明白,有信心才有克服困难的希望。
……
朋友圈里的这些表达,让我看到了在特殊时期,我们有了放慢脚步,静静聆听心灵的呼声,感悟人生的机会。
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我对这些文字作了一些点评。我们知道,这场疫情让我们感悟的人生真谛远远不只这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所感悟。
放慢脚步,静静聆听心灵的呼声、感悟人生是追求人生美好的一个重要程序。
关于脚步与灵魂的思量,其实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古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有人说是三天一停,有人说是七天一停。总之,人不能一味地走下去,要驻扎在行程的空隙中,和灵魂会合,因为最好的人生是身体和灵魂的高度协调一致。
王石发出的“让自己慢下来,让灵魂跟上脚步”的感叹,就是提请我们要适时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身体。如此一来,在人生道路上就会找到人生的真谛,我们就可以在行进中少一些失望、多一些如意,让人生更完美更舒坦。
防御疫情时,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要呆在家中,不妨来一次静修!如果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够静静聆听心灵的呼声,感悟到人生的真谛,那也是一件苦中作乐,因祸得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