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衡阳名医』刘鸣江:~~~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衡阳名医』刘鸣江:
细微之处见真章,缔造医患『手足情』
人物简介: 刘鸣江,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原核工业415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断肢(指)再造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衡阳市医学会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地区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青年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衡阳市医师协会理事,衡阳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衡阳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本报记者   刘  臻 

  今年4月28日,五一劳动节前夕,衡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劳动者 追梦人”庆祝五一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副院长刘鸣江在此次表彰大会中荣获“衡阳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收获是付出的结果,荣誉是辛勤的勋章。这对于在衡阳市乃至整个湘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手足外科专家——刘鸣江来说,显然是实至名归。荣获“衡阳市先进工作者”是对他在手足外科工作岗位夜以继日、奋斗不息的肯定和赞许。他表示:将不辜负组织给予的激励与荣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今后将继续弘扬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建功立业,为建设健康衡阳作出新贡献。

  1

  精湛技术,让无数患者手足重生

  2008年的一天,从邵阳紧急送来了一名被切纸机切断了8根手指的女性患者(30岁)。刘鸣江和他的团队一共30多人,历时16个小时,完美地完成了这台手术。术后,患者8个手指的功能全部得以恢复。

  在刘鸣江的无数的病人里还有这样一位“小网红”——曾冰茹。

  2012年7月17日,放学回家的小冰茹在蒸阳南路香江岳屏广场超市门前斑马线上被一辆货车撞伤,右腿严重粉碎性骨折。当天12时43分,网友发布了第一条关于小冰茹车祸的微博,微博在网上被迅速转载,引起了衡阳网友强烈关注。一时间衡阳掀起了一股爱心浪潮,网友们纷纷捐钱捐物,积极参加无偿献血,10天时间救助小冰茹的爱心款就突破15万元。有爱心网友的支持,小冰茹挺过了一次又一次手术,目前她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了,更让人兴奋的是,小冰茹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学校。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刘鸣江多达11次的手术。“在一开始做的七八次手术后,孩子恢复的效果非常理想,已经可以独立行走,但是还有点轻微的跛脚。不过恢复上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近两年来,我又为她做了三次康复手术,主要是恢复其功能和修复外形。现在这孩子已经要中考了,很高兴看到即使经历过这么大的创伤,她还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继续学业,健康成长。”刘鸣江欣慰地说。

  从业22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严谨的作风,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累计成功开展新技术120余项,其中30项填补省内空白。先后带领南华医院手外科团队完成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手术近6000台,疗效显著,完成的病例总数和成功率均为省内领先。

  2

  爱心细心,缔造医患“手足之情”

  “刘主任,请您赶紧给孩子看看吧。”一位医生带着一个又瘦又黑的孩子和一脸沧桑的中年人走进了门诊室。家住衡南县洪山镇高原村,14岁的小海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一天夜里不小心从床上滚下来,伤到了右腿的膝盖。在镇诊所包扎换药了近一个月,伤口还不见愈合,只有来到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就医。在刘主任轻缓地解开缠绕在孩子腿上的绷带后,不由眉头一紧,伤口果然已经发炎缺损了。“这种情况,需要马上植皮!”刘主任对在一旁的中年人说。中年人是小海的二伯。“哎,这个孩子也是命苦。父母早逝,如今只剩下我这一个亲戚。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后天就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这可怎么办好!”中年人一脸愁容地说道。

  听后,刘主任安慰说:“这样吧,我先给他处理伤口。考完后一定要马上过来手术,费用我尽量走农合可以报销的项目,负担也不会太大。其他的我们再一起想办法。”说着他一边细心地给孩子处理伤口,一边耐心地告诉孩子的二伯如何正确地清理伤口,并再三嘱咐他到时一定要带孩子过来做手术,不要担心费用问题。

  就是这样,刘鸣江用耐心与细心为一位又一位来访的患者解释病情,想方设法地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刘鸣江说:“我也当过患者,也知道生病的无奈。也许,在旁人看来不足为扰的小问题,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却是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地。看到这些,我们无法置身事外,只能尽己之能为其出谋划策,尽己之力还其健康之躯。”的确,作为一名优秀的医者,不仅要有过人的技术,更要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谈到医患关系,刘鸣江也坦言,对于手足医生而言,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而是肉眼可见的断臂残肢。“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我们只能尽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为其再造或缝合,尽力恢复。但是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恢复到百分之百的出厂原装状态。”他无奈地说道。正如前面来诊的小海一样,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家里只有年老体弱的老人,时常有摔断腿的留守儿童被急诊送到刘鸣江这里做手术。而他们的父母往往是术后才能赶来,当看到自己孩子这样的触目惊心的伤口,劈头盖脸地就是对着刘鸣江一顿质疑与抱怨。

  “遇到这种情况,虽然心里也感到无奈与委屈,但更多的是同样身为父母的理解。后来每次我都把患者术前的伤口照片保留,这术前术后一对比,这些父母们也逐渐认可了我们付出的努力。”刘鸣江说道。

  3

  春风化雨,甘为人梯

  最令刘鸣江得意的便是他一手打造的这支享誉湘南地区的金牌手足外科队伍。从1997年创立,2000年晋升为衡阳市手外科中心,2014年晋升为湖南省卫计委重点专科,无论是被机器咬碎缺损的手掌,还是断裂脚指,在刘鸣江的带领下南华医院手足骨科医院完成的高难度手术病例数和成功率均居省内领先水平。

  问及建设科室的秘诀,刘鸣江笑言:“就是放手让手下的人去锻炼,直接上战场,而不是一直让他们观战。只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锻炼,才能更快地成长。作为科主任,不是一味把所有事情都揽下来,而是教会年轻人处理事情的方法。”

  现在,科室里被大家所广为熟知的金牌医生,早已不止刘鸣江一个,还有获老百姓点赞无数的谢松林博士,曾经参与援疆的刘昌雄医生,以及经湖南省卫健委组织通过层层选拔的即将远赴美国梅奥诊所(为美国顶尖的医疗机构)进修的夏晓丹博士等等。同时,他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分析手术案例,为患者制定最好的手术方案,指导如何在手术完成后,时刻注意病人的术后状况,及时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副我们耳熟能详的对联,对于一名优秀的医者来说尤为重要。在人才培养上,刘鸣江自2009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立德树人,兢兢业业,累计共指导了23名研究生,其中18人顺利通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为省内外培养骨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技术人才近20年,共接收进修医师233人,倾尽所学,知无不言,学员学成回院后能独立开展手外科、显微外科工作,为湖南省手外科、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知识面前永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以匠人之心、精湛技术为患者重塑希望,用一双“圣手”修复无数残缺的肢体,将心比心对待病人,也许就是他成为衡阳名医的秘诀吧。

  多年来,刘鸣江秉持着开拓创新、积极奋进的精神,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将基础与临床结合,开展了大量的创新型科研项目,牵头在医院建立了湖南省第一个显微外科实验室。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迄今为止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及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主编和参编本专业专著2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细微之处见真章,缔造医患『手足情』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细微之处见真章,缔造医患『手足情』 2019-10-01 2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