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村位于衡山县长江镇西南方向,距县城10公里,该村属非建制合并村,辖18个村民小组。为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早日脱贫,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石子村扶贫工作队加强基础建设,带动养殖和种植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并将之转换为经济财富,为石子村走出一条“基建带发展”的新路子。
培育支柱产业,推进种养殖业发展
扶贫者:刘湘江(衡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石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脚下是新修的水泥路,两侧是修剪齐整的植被。
自2017年4月到长江镇石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以来,我深入各村民小组走访。在深入农户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会议,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群众对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期盼要求等。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村情的基础上,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集思广益,反复修改后制定完成了扶贫规划,并逐户制定帮扶计划。
结合村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情况,我和村“两委”成员商量来研究去,初步确立了扶贫思路: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手段,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畜牧、饲养、蔬菜植种繁育、运输四大支柱产业,推动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统筹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为脱贫攻坚奠定扎实基础。
为了改变村民生活现状,我与村干部一道说服学校翻新扩建,并积极争取资金;争取硬化指标,硬化到组公路;积极发展油茶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向上级争取村级综合服合平台建设项目。在村“两委”班子通力协作下,石子村新修水泥路2.4公里,总投资约93.6万元,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村民们高兴地称之为“致富路”;新造油茶林20余亩,引进养殖产业。
脱贫之路——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
脱贫者:赵国云
我因为自身患病,加之小孩读书被评为贫困户。扶贫工作队了解到我家的实际情况后,经常到我家宣传扶贫政策,找我谈心,让我按政策享受所有的优惠,包括小孩的教育补助,我住院看病报付等等,他们都主动上门帮忙解决,并鼓励我自主创业。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后,我们一家人在株洲租了个门店做早餐生意,虽然每天起早贪黑,但感觉很幸福也很踏实。如今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我家经济条件也慢慢好转,因此我多次要求村里取消我的贫困户资格,让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喜看变化
石子村隶属衡山县长江镇,2017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但经过近3年的脱贫攻坚战,预计在2020年,石子村贫困户将全部摘下穷帽子。在各方的努力和帮扶下,2018年石子村产业扶贫贫困户签约达100%,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2%。
扶贫日志(2019年摘登)
3月26日 8:15,石子村支部书记、主任以及村委干部与我一起到县公路局联系十六组道路维修事宜。9:20,铁炉塘维护施工开始。
5月28日 上午组织党员到曹家冲水库搞卫生。下午陪县水利局和镇党委负责人到曹家冲水库查看汛情。然后到十五组查看水塘汛情,水塘坝被车子压坏,漏水,将情况反映到镇水利部门。
6月28日 对石子村三条扶贫路开展群众协调工作。下午3:00,在二组召开协调小组会议。
7月30日 上午跟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找县委组织部领导,请求解决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下午跟镇领导入户测量第二批空心房。
8月8日 调解十四组修路矛盾,经多方调解,最后村民表示理解支持,矛盾协调成功。
8月15日 铁炉塘修路开始,现场督查道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