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教育 别只流于“孵小鸡”
热点发声
  ➡

  近期,不少中小学校园里出现了小鸡、小鸭、小鸟等小动物。记者发现,这与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有关。“孵小鸡”也成为作业,被孩子们带回家。由此,孵蛋器、受精蛋等在网上热销,许多家长在朋友圈晒“快乐与烦恼”。

  1.孵小鸡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比如,小鸡破壳而出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珍贵;还如,雏鸡夭折时,学生从悲伤中可以领悟到生命的脆弱;再如,通过孵养小鸡的过程,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与生命的机会。但同时,有老师就表示,城市中养小鸡会遇到困境,如果只是把小鸡当作玩具,弄不好小鸡就会不幸夭折,和真正的生命教育背道而驰。

  笔者以为,生命教育别只热衷“孵小鸡”,因地制宜、因学制宜最为重要。生命教育看起来很复杂,实则不然,它就在身边,更无须刻意为之。比如,就有老师表示,真正的生命教育应有三方面内涵: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态度、提高孩子经营生命的能力、教会孩子开发生命的潜能。让学生认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绝非是孵小鸡这一过程就能全部实现。

  ——评论员   杨玉龙

  2.不少父母在朋友圈吐槽——老师给孩子留的某些作业,往往把家长搞得团团转。孩子们学到多少东西不好说,倒是家长肯定得买材料、与孩子一起做(常常是家长为主)、还得负责“善后”。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家长越俎代庖,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但问题是,像“孵小鸡”这种事,城里孩子去哪里找会下蛋、会孵蛋的母鸡?下一个问题是在哪买?孩子们会网购,有支付账号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只能由父母做好“前期工作”。

  即便如此,孵蛋器涉及通电、注水等操作,孵蛋、养鸡具有一定专业性。如果孩子操作不当,完不成老师的作业还不算,说好的“生命教育”可能变成“扼杀范例”,家长能“大撒把”吗?如今城里的小区不允许养畜禽,那该怎么对小鸡这条生命负责?倘若教育者都没想明白一些问题,贸然推行一些活动,怎么教育好孩子呢?  

  ——评论员   蒋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归化球员是体育更开放风向标
生命教育 别只流于“孵小鸡”
全民助力“创卫”,让生活更美好
说道说道
一个“嗯”字引发的微信礼仪之争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生命教育 别只流于“孵小鸡” 2019-06-06 2 2019年06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