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眼圈为何会发黑
中医专家说,黑眼圈的发生,不能只归咎于熬夜。一般来说,黑眼圈常有以下三大原因:
(1)熬夜失眠,阳不入阴
如果经常熬夜,阳气得不到阴液濡养,容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不入阴”。其次,眼睛周围的皮肤比较薄弱,周围的气血运行不畅或淤血会表现出皮肤颜色发黑。
(2)体质偏寒,寒凝血滞
体质偏寒的人群,除了脸色发白,眼圈颜色也会变深。专家认为,寒凝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淤血停留在眼底下的皮肤,所以就有黑眼圈了。
(3)过度用眼,气血不畅
生活忙碌,作息紧张人群,尤其是长时间用电脑的人群,过度用眼之后周围的血运出现运行不畅,也会出现黑眼圈及局部皱纹,干纹以及细纹。
B 肾虚可分为两种
中医认为,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表现有所不同。
(1)肾阴虚
表现为:腰酸、两腿无力、眩晕耳鸣,脱发齿松、盗汗失眠、尿黄、大便干燥。男子阳痿、早泄、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小便黄、大便干等。
(2)肾阳虚
表现为:腰膝酸痛或腰背冷痛、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舌淡伴苔白,男性易阳痿早泄,妇女易宫寒不孕等。
专家认为,如果出了黑眼圈还合并有以下症状,那么可能就是肾虚了。
①夜尿频繁:夜尿频繁,每晚超过3次,且睡前没有过量饮水。
②腰酸腰痛:出现腰酸及腰痛症状,女性月经颜色偏暗偏深。
C 三招帮你补肾虚
如果黑眼圈严重,还有尿频、腰酸腰痛,最好平时也注意补肾、养肾。中医专家特别介绍了三个妙招来补肾虚
(1)按压足三里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等作用。具体做法:每天按压足三里穴位,五分钟一次,早中晚三次。
(2)拍打肾俞穴
肾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补肾的功效。拍打肾俞穴可以缓解腰疼。具体做法:每次拍打十五到二十下,早晚每次三组。
(3)煲泡养生茶调补
中医常用枸杞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等症,而石斛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枸杞石斛茶,滋阴平补,适用于经常熬夜人士。另外,五指毛桃汤,补气健脾祛湿,也适合比较容易感觉疲劳、精神不济的人群。
推荐食疗方:
①枸杞石斛茶:枸杞5克、石斛3—4克、适量太子参,一起泡水喝。
②五指毛桃汤:五指毛桃10—15克、瘦肉适量炖汤饮用。
D 为什么会出现眼袋?
(1)身体水肿
大部分人群有眼袋是因为身体水肿所引起的,当身体的水肿消失后,眼睛周围就会出现明显的眼袋。此类人群应该去医院做全面的肠胃功能检查,肠胃功能失调时就会引起身体水肿,不仅会引起眼袋,同时也会导致眼部浮肿,影响美观。
(2)眼睛周围血液循环不流畅
过度使用眼睛、对眼睛大力的揉搓、熬夜等都会导致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发生不流畅,从而诱发眼袋。此类人群应该减少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避免熬夜。
(3)脾虚
脾脏具有运化水湿的功效,当脾胃功能虚弱时会影响身体的运行,湿气和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影响了脂肪代谢,本身眼睛周围的皮肤非常的薄弱,大量的水湿会在眼睛堆积,引起肿胀,最终形成眼袋。另外脾虚使眼睑肌肤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降低其弹性,导致松弛无力,久而久之引起眼睑下垂。
E 如何去除眼袋?
(1)使用热毛巾或者黄瓜、土豆片敷眼
把毛巾放在50℃的温水里面浸泡拧干敷在眼袋的部位,10分钟左右就能够缓解。也可以把黄瓜或者土豆切成薄片放在眼袋部位,不仅可以补水,同时也能消炎。
(2)按摩眼睛部位
每天早晨醒来之后把手彻底清洗干净,用手指指腹对眼睛周围做环形按摩,每天坚持做5分钟,一直让局部出现红肿为止,这样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消除眼袋。
(3)巧妙使用茶叶包
把泡过的茶叶包直接放在冰箱里,一个小时之后拿出来对眼睛部位轻轻按压半刻钟之后拿掉,里面含有的茶多酚,能够改善眼袋以及黑眼圈,具有舒缓眼睛疲劳的功效。
(4)用眼部保养品
18岁以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眼霜或者眼膜,能够为眼睛部位的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消除黑眼圈、眼袋以及眼部浮肿。敷完后应该用手适当进行按摩。
温馨提示
避免熬夜,减少使用眼睛的时间,睡觉前避免喝大量的水分,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晚上睡觉时不能把枕头弄的太低,不然会让大量的水分滞留在脸部,引起脸部和眼睛的水肿。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