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刚过,联洋村的早晨依然春寒料峭,村民们还沉浸在新春的喜悦欢愉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遍地烟花炮屑,不时响起一阵鞭炮声,在田野山间久久回荡。早上7点多钟,我旋风般从房里冲出,开门上车,对着车内后视镜,一把擦去嘴角的牙膏泡沫,用手捋捋杂草般的头发,一脚油门,直奔十多公里之外的三湖镇参加扶贫工作会议。
行经村里最热闹的“四牌楼”路段,我放慢车速,跟四邻八舍的乡亲们打着招呼。突然,传来一阵拍打车门的声音。我按下车窗,回头一看,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妈已经凑了上来。“干部哎!干部哎!新年好啊!发财啊!我崽要去衡阳赶高铁,等了半天都没得车子,麻烦你送他到渣江去搭车好吧?”“好咯!上车吧!”我停好车,一位30来岁的小伙子上了车,客气地跟我说了几声谢谢。
我打量了一下小伙子,人挺帅气,发型服饰明显有着都市气息,说话也轻声细语,文质彬彬。“你在哪里上班?”“深圳××装饰公司做水电安装工,这公司在深圳挺有名的!”小伙子言语中颇有几分自豪。“一个月多少钱呀?”“一万多一个月。”乖乖,工资比我这“八年陈酿”的老科长多出一大截啊!“工作辛苦吧?”“还好,一般般,不算辛苦。”
车子在蜿蜒的乡道上颠簸前行,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小伙子姓王,老婆孩子都在村里,自己孤身在外面打拼,平时难得回家,也挺不容易的。
“你是村里的扶贫干部吧?”“嗯,搞了快一年了。”“你们搞得蛮好的,帮村里办了养鸡场,还,还……”小王一下想不起来,顿了顿,又赶紧补充道,“还帮贫困户捐款盖了房子,经常送钱送米。”
“唉!光靠送钱送米不是办法,还是要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如今强调的都是扶贫要扶志,慰问金送得再多也不算贫困户收入,得贫困户自己有意愿有能力赚钱才行。
“产业扶贫是见效最快的,教育扶贫是治根本的,可这两样都需要资金和人才,不容易搞啊……”想到去年办的养鸡场因为市场行情不佳没能实现盈利,我忧心忡忡。产业发展了,可农产品卖不起价格,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是咯,早两年,我们隔壁村有个高学历人才回来搞个什么新型燃料项目,用柴草稻杆做燃料原料,后来也没搞成。”小伙子应和着,都说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然而要真正有所作为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
“我们扶贫队终究是要走的,要想农村日子越过越好,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在外发展的老乡们早日回到故乡,建设家乡,打造永远不走的扶贫队啊!一来可以照顾家人,二来可以自己干一番事业,两全其美!”我乘机做起小王的工作,毕竟故土难离,家乡情结,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人才,在自己家乡创业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小王沉默了。车子摇摇晃晃颠簸了十多分钟,总算走完了崎岖破烂的乡道,拐上了相对平坦宽阔的县道。我深踩油门,车子如脱缰野马狂飙起来。“嘛不想回来咯?如果家里边有好的发展机会,肯定会回来的……”小王转过头,呆呆地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山村田野,又陷入了沉默。
目的地到了。我停好车:“带好随身行李啊!”小王从挎包里掏出10元钱塞给我。我笑着婉拒:“我这是免费滴滴,不要钱,快去赶车吧!”小王连声道谢,提着行李下了车。我把头探出车窗,冲他大喊:“发财啊!”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村支书刘书记打来的。他火急火燎地说:“嘛还冒来开会呀?镇长在点名哒!”我一看时间,离开会只有几分钟了。“来哒,来哒!马上就到!”赶紧挂掉手机,一把扭过车头,一骑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