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衡东县林业局派专人将3只猴面鹰幼鸟送往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进行救助。
11月6日,衡东县吴集镇金家楼村10组村民刘美莲在捡茶籽时发现了3只小鸟,觉得小鸟甚为可怜,便用装茶籽的背箩把它们背回了家喂养。回家后,考虑到小鸟外形较为独特,可能是国家保护动物,便将小鸟送到了当地林业局。衡东县林业局森保站邀请专家鉴定,3只幼鸟均为草鸮,俗称猴面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草鸮,属中型猛禽,面盘扁平,呈心脏形,白色或灰棕色,四周有暗栗色边缘,似猴脸,长满绒毛,一双深圆大眼,嘴黄褐色,嘴喙不尖,鹰身鹰爪,故俗名“猴面鹰”。猴面鹰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原野、低山、丘陵以及农田、城镇和村屯附近森林中。
由于这3只猴面鹰还是幼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放归大自然不易存活,衡东县林业局决定将其送往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进行救助,并向刘美莲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以此呼吁大家关爱野生动物,共创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