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让市民在“家门口”赏美景。~~~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让市民在“家门口”赏美景。~~~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让市民在“家门口”赏美景。
“民生套餐”为幸福石鼓“加码”
  香樟苑生态农业园成为石鼓区乡村旅游休闲名片

  美丽乡村建设让百姓幸福指数提升

  产业扶贫,让贫困户喜笑颜开。

  绿色生态石鼓,和谐美丽家园。

  ■策划:周文源   ■统筹:苏文波   罗飞虎   陈毅  谷琼峰   胡雄

  ■撰文:本报记者   谭晓波   ■图片:本报记者   周琪   石鼓区委宣传部提供

  回眸过去,凯歌奋进,鼓声激扬。

  改革开放40年来,石鼓区城市骨架越来越宽广,居住条件越来越舒适,生态环境越来越优美,社会大局越来越和谐,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指数也越来越攀升,从城市到乡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在石鼓大地取得历史性、全方位的成就。

  高质量发展让无数国、省荣誉“花落”石鼓: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面小康达标县市区,尤其是2017年,该区获评全省安全生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成为全市唯一“大满贯”得主。

  A

  “换挡调速”迸发活力,经济实力和影响力节节攀升

  砥砺奋进写辉煌,转型升级著华章。改革开放以来,石鼓区交出了靓丽的答卷:

  2017年,石鼓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1亿元,是2001年的6.2倍,年均增长15.1%。完成财政总收入23.84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是2001年的19.4倍,年均增长20.37%。

  一项项成绩背后孕育着新的辉煌,一个个大项目之中生发出新的活力,石鼓区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发展积蓄不竭动力。

  10月8日,记者走进崇盛国际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火热的场面,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据了解,总投资30亿元的崇盛国际中心,总占地面积251亩,囊括颐和文华酒店、名品中心,国际风情街区等高端业态,将建成大体量,全业态,全龄化的 30万平方米情景式商业综合体,衡阳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

  发展结构愈见合理,新老发展模式加速转换,石鼓区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开启了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一次次创新推动了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华丽转身:石鼓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电商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获评全省现代服务业示范集聚区;中建衡阳中心、崇盛国际中心城市综合体效益扩大;中山北路、人民路、蒸阳北路等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提升成效逐步凸显;蒸水以北商贸业从无到有,形成了五一糖酒副食、华源建材、中湘机电、万居建材等专业市场,商业氛围更加浓厚。

  B

  “生态优先”绘就画卷,筑百姓高品质宜居梦

  碧水涛涛,柳树依依,白鹭齐翔……10月8日,站在雁栖湖畔,眼前的景色令人耳目一新。居住在附近的刘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真没想到,以前黑臭的雁栖湖也能变得如此清新,这些年居住环境变好了,幸福指数更高了!”

  雁栖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现场负责人朱章福告诉记者,之前雁栖湖黑臭水体一直是附近居民的“心病”,针对雁栖湖黑臭水体“病因”,石鼓区政府开出了雁栖湖黑臭水体标本兼治的“药方”,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功能统筹”为主线,从雨水、污水的源头开始做文章,从点源、面源、内源污染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截至目前,雁栖湖水质明显改善。下一步将通过修建截污干管,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改造污水提升泵站,河道疏浚清淤,河湖连通工程,结合两岸景观建设实施生态治理,确保三年以后雁栖湖水质达到三类标准。

  雁栖湖片区综合开发是石鼓区坚持生态优先,致力打造宜居城市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石鼓区认真做好配合中央、省环保督察工作,辖区内砖厂基本拆除,河流沿岸养殖场按要求关停搬离,雁栖湖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河长制”稳步实施,河湖管理保护取得新成效。湘江保护“一号工程”强力推进。空气质量得到提升,2017年,石鼓区优良天数284天,优良率79.3%,增幅排城区第一,优良天数排城区第二。

  C

  “民生温度”伸手可触,城市幸福底色越来越浓

  如果说,数据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量”,那么,民生则是衡量城市发展的“质”。

  改革开放以来,石鼓区切实加大民生投入,一系列“民生套餐”大为改善了民生福祉。2010—2017年,民生投入累计达39.4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85%,年均增长14.24%。

  ——民生实事扎实有效。2004年以来,累计完成重点民生实事150余项,新增城镇就业6.1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余人,解决3.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重点民生实事考核连续四年获评全市先进。

  ——脱贫攻坚取得突破。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超常措施、超常毅力,扎实推进“五个一批”精准脱贫。2014年以来,2个省级贫困村顺利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888户、2364人。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安置房近76万平方米,在建2万余平方米,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完成棚户区改造2892户、农村危房改造198户,分配公租房3745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03
“民生套餐”为幸福石鼓“加码”
衡阳晚报版面三A03“民生套餐”为幸福石鼓“加码” 2018-10-16 2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