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基设备抵近侦察优势明显
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易芳表示,“假如法国陈述属实,从原理上看,‘射线’卫星靠近他国卫星,是太空电子战的一种方式。”
易芳介绍:“目前电子战方式在地基平台和空基平台运用比较广泛。然而,一方面由于地面和空中电磁信号衰减和防御技术提高,对电子侦察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隐蔽差,抵近侦察受限,容易造成双方关系紧张。发展太空电子战技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通过天基设备,比如卫星、飞船等平台进行抵近侦察,可以更有效地接收各种信号,而且又不受国界和法律的限制,可以比地基和空基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
比如,印度2014年发射了一颗新型电子战卫星,美军2016年发射了NROL-37间谍卫星。而美军全力打造的‘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可以对地球同步轨道上所有常驻物体,如卫星,进行实时探测和跟踪。“因此,用卫星监听卫星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易芳表示。
通信卫星被“破解”并非不可能
欧美国家认为,“射线”卫星是俄罗斯国防部和联邦安全局建造的一颗军用卫星,主要用于为俄罗斯提供保密通信以及电子情报收集,具有极强的监听能力。有关报道显示,“射线”卫星自发射升空后,不断有消息称其多次在轨机动,靠近他国卫星。2015年的一则报道指出,俄罗斯“射线”卫星自2014年9月进入地球同步轨道以来,被发现多次在轨机动,先后靠近多颗卫星,其中包括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卫星。更有消息指出,它停靠在地球同步轨道两颗Intelsat卫星之间长达5个月,美国政府官方为此召开秘密会议。
易芳指出:“正是由于其隐蔽性和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目前没有公布相关的案例,不过有一些事件值得关注。根据CIA前雇员斯诺登爆料,2009年的G20峰会上,美方情报机构监听了梅德韦杰夫与国内的卫星通话。卫星电话没有地面基站,直接与卫星联通,而且使用了特殊频率和加密算法,所以一般很难窃听,获取卫星电话终端信息也几乎没有可能,也就是说,俄罗斯通信卫星可能遭遇了美军的‘破解’,否则无法实现窃听。”
量子通信可让间谍卫星部分“失灵”
“太空间谍活动一般会依据自身太空实力和技术,按照选择、侦察、分析、确定并长期跟踪监听和军事应用的步骤展开。对相关国家而言,一般会依据掌握的情报信息初步选择需要监听的卫星,通过一系列侦察活动和信号分析活动后,确定监听的必要性,从而最终确定并长期跟踪卫星,最后将所搜集的电子情报信息进行军事化运用。”易芳说。
太空作为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高边疆,太空间谍活动必将强化双方的敌对关系,并刺激太空强国在太空军事化上的竞赛。面对新技术的战略威慑,各国不得不考虑技术跟进和反制威慑。帕尔丽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说:“我们将在卫星上安装监控摄像头,以便知道谁正在接近我们的卫星。”
对此,易芳表示:“事实上,安装摄像头可能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做法,在太空中实际作用有限,而到底接近到什么程度算接近也难以评判。针对类似事件,防御方法是多样的。”例如,提高电磁技术能力,减少电磁辐射的信号特征;提高加密技术,增加破解难度;采用电磁欺骗的方式,平时使用一种电磁信号特征,战时采用另外一种电磁信号特征。当然,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发展量子通信技术。“量子通信技术信息传递的安全性最好,但仍处于初步应用阶段,离大规模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不过目前已经可以让间谍卫星部分‘失灵’了。”他说。 据新华网